日期:2012-07-26 20:29:10
三
隔代固然相亲,这是就情感上来说。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溺爱有余,打磨却不足。文献因此用四个字来评价此时的王阳明:
豪迈不羁。
有点野,有点叛逆,总之是不服约束。
笃信正道的王华可算弄明白了,再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留在那个崇尚神圣的老子身边,深山老林里必将新添一个看着行云流水发呆的人物。于是,王阳明提着书箱,来到了当时的正规学堂——私塾。
然而,这位煞费苦心的状元,并未因此而收获多少解脱,相反,近乎恐怖的忧虑却是有增无减。因为规矩地坐在板凳上并不意味着思维也爱上宁静的王阳明,很活跃地向塾师咨询了这样一个问题:
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塾师答:惟读书登第耳。
王阳明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读书还有更超脱的目的,那就是做“圣贤”。
对这件事情的不同反应,可以看出王华与其父教育观点的分歧。王华满面愁容--常怀忧,而竹轩翁却是未卜先知似的笑容满面,并且摸着王阳明的小脑袋表示赞许。
没有证据表明,父子之间因小子的教育问题发生过争执,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王华自此铁心抓过儿子的教育大权,不再松手。当然,往后的事实会证明,这将是一个非常艰难而收效甚微的过程。
成化二十二年(1486),十五岁的王阳明,只身一人北游居庸三关——在北京之北。在那广漠而充满未知数的地带,晃荡了一个多月之后,王阳明突然发现,如果有机会“经略四方”一定比做“圣贤”更有意思,因为这更符合他那不羁的天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