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说:“假如有一个人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又能在困难时周济众人,这人怎么样呢?能称得上是仁吗?”孔子说:“那岂只是仁呢,那肯定成了圣人了!就是尧、舜也因为力量不足而为难呢。作为仁人,就是自己想要成立,就要让别人成立;自己想要通达,就要让别人通达。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可称得上是实现仁的一个正确方法了。”
这是孔子对仁的进一步的解释和辩证。他认为对于个人(包括政治家)来说,能够做到把自己的利益和别人(包括民众)的利益同等看待就算是做到仁了,并且很具体地指出达到仁的方法:能近取譬,即就离自己最近的人事相比较即可。
有人把孔子的“学而不厌”解成“己欲立”“己欲达”,“诲人不倦”解成“立人”“达人”,说孔子就是一个仁者的典范。
2/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9)
孔子说:“有志于实现仁政的士人,没有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我去成全仁的。”
当时的士人就是谋划政治,为各级政权服务的一批文化人,孔子就是一位著名的士人。孔子所说的“志士仁人”是指有志于实现仁政,并以此为远大理想的士人。孔子意识到实现这一理想的艰难,所以发出如此誓言。
日期:2012-05-29 10:20:35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