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6-22 21:51:04

10/3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1/17)

鲁国的季氏比周朝的公卿还富有,而冉求还要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使他更加富有。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大家可以捶着鼓去声讨他。”

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有、冉子,鲁国人,他当时是季氏的家臣。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季康子改变了鲁国过去以丘为单位征收赋税的办法,变为以户为单位征收,这样季氏财政增加了收入,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孔子非常生气。

孔子一向主主张“敛从其薄”,这和他的仁政思想是一致的。

季氏详注见/

冉求详注见10/1、13、14、33

日期:2012-06-22 21:52:19

10/38柴也愚,参(shēng )也鲁,师也辟,由也喭(yàn)。 (11/18)

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粗鲁。

高柴,姓高,名柴,字子羔,卫国或齐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岁,《论语》中出现过二次。

参即曾参(zeng shen),姓曾,名参,字子舆(前505年—前435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枣庄市)人,《论语》中出现过12次(大都是孔子去世后他的独立言论),史称他为曾子。曾参学问渊博,著作很多,现存的《曾子》一书主要内容是《礼记》中的篇章。孔子死后,他成为儒家的代表性人物。因为他当时年纪较轻(比孔子小四十六岁),没有得到孔子更多的直接评论。曾子的主要建树是他对于孝道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尽管《礼记》所载曾子十七问并不是他和孔子的对话,但是显示了儒家的观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