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7-21 22:08:57
于是,我在学习《论语》时,把511章按其内容分成十三个部分:
孔子论天、命、神、道;孔子论仁、智;孔子论礼、乐;孔子论孝、悌;孔子论人品修养;孔子论教育、教学;孔子论政、治;孔子论君子、小人;孔子评论当时和历史人物;十、孔子评论弟子;孔子自评及他人对孔子的评论;孔子的饮食起居记载及有关讲述;孔子弟子的独立言论。
个别章节一章讲了两个不同的内容,便分开引用;个别章节包含两层意思,则重复引用,或者按其论述的主题分类。
日期:2012-07-24 00:13:18
3 对于《论语》的文字注释,历来不但仁、智各见,版本很多,而且近年来有一种越注越繁的趋势。我们一般的青年读者该怎么办呢?我想了一些办法,试一试是否有效。
生字、生词问题。《论语》是一部言论集,在当时是通用语言,字、词、结构也十分精彩,即使现在,大部分话也是可懂其大意的,但是其中有110多个字、词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退出我们生活和阅读领域,需要注释,其中大部分词汇经过几千年的训诂,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解释,注明即可。还有个别词汇也不能只信传统解释 ,需要继续探讨。比如“轼负版者”(11/28),“负版”,传统解释是“背着国家的户籍册、疆域图”(朱熹)。经查《仪礼?丧服》第二十四章,原来“负版”是身穿齐衰孝服的长子背上又加了一块白布,表示重孝在身。“轼负版者”就是坐在车上的人在道路上碰到这样的人要身子前顷到车轼上表示致哀。前者的解释显然是望文生义。再如如“奥”、“灶”(1/2),至今传统解释都不尽人意。有极个别词汇还需要考古帮助,如輗、軏(5/8)。这些个别字、词的继续考证注释工作是专家的事,不要影响普通读者读《论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