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摇了摇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光里”这个单位,看起来这是个很小的单位,动辄以万计。林彬是个患有忧郁症的艺术家,思想里有些古怪的东西不为常人所理解,也是正常的。看来这张纸并没有什么意义。
另外几个抽屉里都是空的,只有最下边一个抽屉里,胡乱地塞着许多的士车票。大部分车票的日期是2002和2003年,东方注意到,有一部分车票的票价完全一样:13、5元。这让他觉得有点意思,依照时间和价格对车票进行分类之后,便一目了然了。
日期:2007-11-5 10:28:00
“你哥哥是哪一天出的车祸?”他问。
“2003年1月15日。”
“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上班的?”
“2002年5月份左右吧。”
“他平时不爱出门吧?”
“嗯,他很少出门,除了上班就是在家看电影。”
“从这里到他的公司要多久?”
“打的的话,半个小时吧。”
东方迅速在脑海里换算了一下,依照的士的平均车速,半个小时大约是15公里,本市的士起步价格是6元,15公里的的士,大概需要30元。看来没错,2002年5月份之前的车票,大部分都是30元的价格,这应当是林彬上班时乘坐的车子。从时间上来看也是如此,时间以早晨9点和下午7点到8点比较集中,正是上下班的时间。
2002年5月份之后的车票,开始朝16元的价格集中,这个价格的的士,应当是在距离这里8公里之外。除了十几张车票的价格比较零散之外,其余车票全部都是这个价,这说明林彬每次都是去同一个地方。
他会去什么地方呢?
“他不上班之后,常去什么地方?”
“不知道啊,”林鸥满脸茫然,“他几乎不出门。”
车票上显示的时间都在上午10到下午5点之间,这段时间正是林鸥的上班时间,林彬去了什么地方,她没法知道,除非林彬自己告诉她。林彬如此频繁地去同一个地方,却对自己唯一的亲人只字不提,这点倒是有些怪。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内16 元的车票虽然很多,但时间上并不集中,刚开始是一个月两张,后来是每周两张,到11月份的时候,就几乎是每天两张了,看来林彬在这段时间几乎天天都去这个地方,在他车祸前夕,也就是2003年初,甚至一天都有好几张车票。从车票上来看,林彬每次在那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也是随时间递进的,起初是半个小时,后来发展到一个小时,最后将近两个小时,有时候甚至呆上一整天。
也许,林彬是在偷偷地谈恋爱?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密,这正好符合车票的分布规律。
2003年1月14日,16元的车票有四张。上午,林彬去了一次那个地方,一个小时之后,另一张30元的车票出现了。依照车票显示,他从那个地方出来之后,便赶到了距离那个地方大约半个小时路程的另一处,在那里几乎没有停留,又乘车返回了第一个地方,呆了15分钟后,乘车返回住处。下午,他再次去了“那个地方”,呆了3个小时后返回。
第二天就发生了车祸,随后林彬就失踪了。在此之前的整整半个月内,林彬除了“那个地方”之外,哪也没去。他的衣物和其他物品,应当是在这段时间运送到“那个地方”,或者是在1月14日运送到距离“那个地方”15公里的另一处。如果林鸥能够记清衣服是在什么时候被清理一空的,就能准确判断这一点了。可惜林鸥对于这一点始终无法确定。
要找到“那个地方”,并不困难。林鸥家住得稍微有点偏,正好在一条公路的尽头,从这里出去,通往任何地方,首先必须经过这条公路。来的时候,东方留意到,这条公路有将近** 公里的直道,如果从林鸥家出发,在到达这条公路的分叉口之前,的士刚好跳表。之后便面临三个分叉口。“那个地方”距离林鸥家并不远,的士跳了两次表就到了,一种可行的笨办法是,在分叉口分别朝三个方向乘坐的士,等跳到车票上的价格时,再下车慢慢搜索,总能找到要找的地方。但这个方法太费时间,东方不喜欢用这么笨的方法。
另一个办法省事得多。
“你有林彬的照片吗?”东方问,“给我一张。”
虽然说的士车没有固定路线,相对比较自由,但实际上,每个的士司机都会依照自己的情况,寻找一些固定的载客点。尤其是在林鸥家这里,只有一条公路通往外界,守在这里的的士司机大半家就在附近,到下午交班前夕,更是有很多司机只愿意载客朝自己居住地附近跑,顺便交班。虽然说有规定不肯拒载,但司机真要拒载,一般乘客也懒得多说什么,换辆的士就是了。
林彬如此频繁地去同一个地方,乘坐的士的频率非常高,对于司机来说,就算是熟客了,一般司机都会记住这样的熟客面容,甚至记下他习惯要去的地方,也算是一种服务的跟进。虽然距离林彬失踪已经过去了两年,但仍旧有可能会有人记得他。
“这怎么可能?”听了东方的主意之后,林鸥连连摇头,“哥哥失踪以后没多久,我就到处打听他的下落,楼下的车站边贴了很多寻人启事,那些的士司机要是认识哥哥,早就认出来了,怎么没人告诉我呢?”
东方笑了起来:“你那是寻人启事,不光是要认识他,还得知道他失踪后在什么地方出现过。那些司机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出现过,当然就不会打电话通知了你什么了。”见林鸥似乎有些沮丧,他连忙又安慰道,“不过你这么做也有个好处。”
“什么好处?”
日期:2007-11-6 10:01:00
“你说得没错,到处张贴你哥哥的照片,那些司机在等客的时候闲来无聊,难免会对电线杆上的广告瞄上两眼,如果正好是熟悉你哥哥的司机,这就能加深他对你哥哥的印象,我们收获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嗯!”林鸥立刻感到充满了希望,迫不及待地便要下楼。见她对此深信不疑,东方想提醒她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想了想又算了。
也许真的能找到认识林彬的司机呢?林鸥找了这么久,也该给她点希望了吧?
15
事情意想不到地顺利!
东方和林鸥下楼,朝聚集着的士的那块空地上走过去,往每个窗口递林彬的照片,问他们见没见过这个人,还特别声明是两年前。两人都作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料,刚问到第5个人,那人就认出了林彬。
“他呀,熟客!”那人笑眯眯地道,“好像失踪了吧?”
“嗯。我是他妹妹。你知道他去哪了吗?”林鸥急匆匆地问。
“这我可不知道!”司机连忙撇清。
东方忍不住笑了:“不,不是问你这个。”他看了林鸥一眼,林鸥意识到自己问话的错误,脸刷地一红。东方又问那司机:“你还记得他常去什么地方吗?”
“记得!”司机大咧咧地道,“我跟他熟,我的情况他都知道!”他的口气好像在说自己的哥们,不过这哥们显然很不够意思,“我的情况他都知道”,这话的潜台词就是,“他的情况我完全不知道”,开的士的司机有很多人爱开这种玩笑。眼看林鸥兴冲冲地信以为真,东方稍微用手挡了挡她,她愣了愣,连忙朝后退了退,让东方来问。
“这么久了,你怎么还记得他常去什么地方啊?”东方问。
“别的地方我不记得,那地方有个鸭脖子专卖店,把他送到那里后,我自己也总买点鸭脖子回来吃。我还在想呢,这人天天吃鸭脖子,不会吃出毛病来吧?”他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