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3节

热门小说推荐

看来他是真记得。

“带我们去吧。”东方和林鸥上了车。

一路上,的士司机天南地北地侃,什么都说,从自己的祖父说到父亲,再说到儿子,祖孙几代都说遍了,看来他那句“我的情况他都知道”也并非完全是玩笑,就算是东方和林鸥这样的生客,听他这么一说,也对他了解了个大概,熟客就更不用说了。

车子过了直路,跳了一次表,在叉路口继续直走,往前走了没多久,又跳了一次表,票价显示正好是16元,林鸥急忙要喊司机停下来,被东方压了压肩膀。

“到了。”林鸥小声对东方说。

“让他开。”东方也小声道。

司机又开了两分钟左右,停了下来。

“就是这里了,”司机指着路边一家红得耀眼的鸭脖子店说,“他每次都在这里下车。”他同情地回头看来看林鸥,“都两年了,估计是找不到了吧?”这话让林鸥心里很不舒服,没理他就下车了。

“他下车后朝哪个方向走?”东方问。

“那边。”司机指了个方向。

东方也下车了。

看来就是这里了,票价和抽屉里车票上显示的完全一样。

“哥哥来这里干什么?”林鸥喃喃地道。

两人沿着司机指的方向朝前走,边走边向两边店铺的人出示林彬的照片。虽然已经到了这里,要找到林彬具体去的地方,还是要费一番工夫,但比起林鸥满世界张贴照片的方法,范围已经缩小了很多。

走了一阵,东方想到一个关键的问题。

“你哥哥不是有车吗?为什么要坐的士?”他问。

“哥哥没有车,”林鸥摇了摇头,“出车祸那天,他回了原来的公司一趟,找公司借了辆车,说是想去郊游,没想到一出门就撞了人。”

2003年1月15日,在将自己的物品全部从家中转移后,林彬肯定没有郊游的心情。那辆车也许是他借来用作出走的交通工具,没料到半路出了车祸,也算他倒霉了,更倒霉的是他的公司,大半年没上班的一个人,头一回上公司就把车撞了,人又失踪了,这笔帐真不知道怎么算。

十多分钟后,这条小商业街很快到了尽头,再往前走,就是一个十字路口,面前三条路通往不同的方向,车流如梭,在眼前交织往来。

“该往哪边走?”林鸥问,听她的语气,仿佛东方肯定知道下一步该往什么地方走才对。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让东方有些狼狈,他站立了几秒钟后,开始往回走。

“怎么又回去了?”林鸥大惑不解,匆匆跟上他的脚步。

“我们已经走了十分钟,”东方说,“的士在这一带可以随处停靠,如果下车后还需要走十分钟,你哥哥肯定会让的士直接开到那个地方。”

日期:2007-11-7 9:38:00

“啊?”林鸥明白过来,“照你这么说,车子停在什么地方,他就是要去什么地方?可是他要去鸭脖子专卖店干什么?”

东方笑道:“鸭脖子专卖店的人我们不是问过了吗?你哥哥怎么可能在那个地方呆上几个小时?”

“那我们该去哪?”林鸥圆瞪双眼,努力思考哪家店铺会让哥哥天天跑来坐上一两个小时,却没有发现这样的地方。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东方喃喃低语着,林鸥问他说什么,他回过神来,摇了摇头,凝神注视着沿途的店铺。眼看又快要到鸭脖子专卖店时,他停了下来,露出了微笑。

果然不出他所料。从鸭脖子专卖店朝他们这边走上几步,有一个细小的巷子,极窄,大约只能容两个人并肩而过,还不能是太胖的两个人。巷子口朝外,垂直通往里边,门口堆着两边门面的海报和货物,不留意看很容易忽略过去。这一带东方开车经过几次,对于公路情况比较熟悉,从巷子传过去,应该就到了另一条公路,那边和这边只隔着一条街,规划却大不相同,满眼都是矗立入云的写字楼。相比较这边的小商业街,那边才更有可能让林彬这样的人流连多日。

“但你怎么知道这里有这样一条巷子呢?”林鸥问。

“猜的。”东方走进了巷子,“我觉得必须要有一条巷子通到对面,不然没法解释你哥哥的行为。”

16

如果说在小商业街无法解释林彬的行为,在巷子对面,又未免有太多种解释了。各种写字楼和商业会所、咖啡店等等,都是林彬这种人可能感兴趣的地方。林鸥在身边问题不断,东方一边随意地敷衍她,一边打量着悬挂在写字楼上的招牌。

广云律师事务所。

绿色阳光运动会所。

时代高科。

联合动力文化传播公司。

……

等等。

招牌再多也不是无穷的,实在不行还可以利用社里和江阔天的人一一查找。然而那毕竟是下策……

斯华心理治疗中心。

斯华?

这个人在本地算得上是个名人,他的心理治疗水平据说很高,然而让他出名的是他关于生命的古怪理论,曾经有过一个时期,关于他的讨论覆盖了南城的所有报纸,以及全国有影响力的网站。对于他的理论,东方记得不太清楚,只记得他的绰号:东方希特勒。据说他推行的是新纳粹主义。

无论是新纳粹主义也好,东方希特勒也好,都不是吸引东方的目光停留在那个招牌上的原因。东方留意到那个木牌,只有一个原因。

“你哥哥什么时候开始得抑郁症的?”他问。

“2002年5月。怎么了?”

“那以后他就没上班了?”

“嗯,没法上班了,精神状况很差。”

“怎么知道他得了抑郁症?”

“他自己说的,去看了心理医生。”

“哪里的心理医生?”

“不知道。”林鸥困惑地看着东方,“我只看到他吃药。”

“他一直吃药?”

“嗯。车祸前都还在吃。”

“有些什么药?”

“记不太清了……有一种叫安非他命。”

“你家里附近好像没有药店。”

“是啊。”

“安非他命是管制药品,他一次不能买太多吧?”

“是啊,他每次只能买一个月的分量。”

没错,他抽屉里的车票也显示,刚开始的时候,达到这里是一个月一次。林彬既然坚持吃药,必然是想将抑郁症彻底治好,也就必然会遵循治疗抑郁症的疗程。治疗抑郁症必须定期复诊,但在抽屉里的车票上,看不到有规律地通往其他地方的车票,除非林彬将通往心理诊所的车票拿走了,不然的话,唯一能让他定期出门复诊的地方,就是他们眼下站的这个地方。林彬有抑郁症的事情,自己早就知道,如此明显的问题,在看到车票的时候就该想到。东方心头略微有些懊恼,但这淡淡的懊恼很快被找到线索的喜悦替代了。

日期:2007-11-8 9:38:00

如果林彬要在这个地方治疗他的抑郁症,最可能的地方,应当就是斯华心理治疗中心。谁都知道斯华是全国有名的心理专家,你可以不同意他的新纳粹主义,但是对于他的治愈率,那完全是硬得扎手的数字,谁也没办法不信服。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