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汉唐乃至明清时期,仍在普遍流行的天象征世说,早在荀子这里就被指明,一切自然灾害均为自然现象,“治乱天邪?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野;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所以,“天行有常,不畏尧存,不畏桀亡。”,所以他反对筮卜、龟相等等形而下的卜占吉凶之术,“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意思是作为社会秩序及伦理需要,这是一种“文”的礼仪可以存在,而如果将之迷信化为“神”,则大害。
在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之后,他进而认为人可以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之后,通过君子的理天地,可以达到制天命、裁万物,做自然的主人。“大天而思,孰与物蓄制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这就表达了人可以改造自然,作自然主人的自觉。
从孔子开始儒学都是相信天命,强调通过自修人事“约以礼”以应天意,荀子则完全从其中摆脱出来,走到了新的峰巅之上——事在人为。他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与社会观,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是先秦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发现。其天人关系论,应该是先秦哲学思想的最高成就之一。
荀子又是先秦时期最有成就的逻辑学大师。
他确立的思维坐标,克服了先前概念上笼统、含混的模糊。他揭示了思维活动中递进的四种形态,“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故实、命、期、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
这就将老子混沌的“名可名非可名”推出水面,使之清晰化。在荀子这里,名是思维的对象,有了名才可下论断,才能进行推理和论证,才会有辨别、论争。而上述这些活动的向旨是为了喻实,“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
同时,他提出以“分”的思路来重新对事物进行逻辑推理。“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从自然物种之中“分”出来的关键,是有“义”的存在。而这个“义”既同于孔子“义之与比”的义,又有所深化。“义以分则和,和则一”,所以,他强调“群而无分则争”,“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这就肯定了孔子“贵贱有序,上下有次”的传统儒家礼制,展示出他源自儒学的看底本家。
荀子所谓的“分”,不但指政治上的等级区分,还包括对分配物质财富的“度量分界”。这种“度量分界”完全是一种适应等级制度的分配原则,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富国》)。荀子认为要解决“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的矛盾,就必须在“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方面, “制礼义以分之”,确立按照贵贱等差,进行物质生活资料分配的“度量分界”,按照贵贱之等、长幼之差、智愚能不能之分,分配物质生活资料,有区别地满足人类欲望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
而荀子最为著名也最为后世儒家所诟病的,就是他的性恶说。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通过后天学习,由圣王及礼法教化,来化性起伪,最终达善。
这便是他的“性恶论”。
(待续)
日期:2012-03-06 08:39:57
三
基督教中有原罪一说。
这个学术起点就是——人性本恶。凡人,生下即为戴罪而来。若想获得往生天堂,此生就必须不停自修、忏悔、完善,来一点点去除身上沉重的罪业。
而早于耶稣三个世纪,荀子就已响亮提出了这一学术思想。
《荀子?性恶》中说:“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能行,能止,能为,即是君子。小人循性而不知为,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伪,不舍于性而求有为,性与为既是有区别而对立的,又是一致而并存的。性虽具有欲望,但性本不怎样恶,不加以节制才乱,才恶。所以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荀子认为,性是人先天的动物本能,是恶;伪是人后天礼乐教化的结果,是善。如果一味满足人的本能性的欲望,那么人就会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天下大乱。所以,人要通过后天的礼义道德改造,化性起伪,用伪取代性,使人变善。
这就和孟子坚持的“人性本善”有了直接的冲突。
在孟子那里,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类中这四个天赋的善端是“人性善”的起点。所以,人要尽心养性,反求己心,节制感官刺激下的物欲和名利欲,从而就可养成塞于天地的浩然之气,“万物皆备于我矣,乐莫大焉。”
荀子看出了孟子思想上过于理想化的浓重浪漫主义色彩。他虽然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先天具有的本能,如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理好愉佚”,而这些都是引起社会起争作乱之源,“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这就是恶,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待续)
日期:2012-03-06 08:40:23
怎样改造小人为君子,化性起伪?
荀子一方面认为,传统儒家所倡导的以德化人很好。通过教化方式,实施心理修补手术,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但另一反面认为这还很不够,不能彻底、根本地解决人性恶的问题,所以在承认礼义道德教化之功必不可少的同时,强调实行严格的法律制裁。
他说:“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由于重法求刑,将权力与专政作为统治重要手段,他的学生里出现韩非、李斯这样的法家人物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只不过老师还待在儒家的门户里,而学生们走得更远,完全排斥起儒家。
也正因如此,后世儒家以讲性恶、重刑名,认为偏离了孔孟的学说轨道,而斥责荀子为儒之异端。
我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