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0-24 20:26:04
(承接上文,故事继续……)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九日,农历重阳,人们盼望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下午,当站在自家山梁上的史大话用他高亢的声音把晚上通电的消息告知给每一个村民时,整个村庄却显得异常的安静。多天的等待已经让这些憨厚的庄户人耗尽了所有表在的难以抑制,转而一种内化的汹涌却安静的溢藏在他们的血液之中,形成一种强大而不可阻止的原始欲望,只等着适宜的时刻舒坦的爆发出来。
这天下午,很多庄户人都没有出门,他们都在家里静静地等待,等待着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等待着一个穿透黑夜的电光时代的到来,等待着一种他们的先人们从未体味过的异样人生的到来……
等待着,等待着,所有生灵都等待着——就连常常在门前没事狂吠的瘦狗们仿佛也感到了空气的沉重,蜷伏在土窝里竟也不发出半点声响来。
只有远处夹在东西两山之间的卧龙河仍然奔流不息,带着黄土高原深层跃出的清流和美丽梦想欢快地向下游的红土河奔流而去,完成汇流黄河,涌入大海的艰难旅程。
天空里,太阳渐渐地西沉下去,整个西山也慢慢地失去了她浓妆淡抹的神韵,开始变成一堵无边无际的黑色天墙,慢慢地将整个世界割成阴阳两界。
巍峨的东山这时也失去了夕阳留给她的最后一丝温柔色调,融入到漫无边际的墨色之中。一阵秋分吹起,只引得茂盛的蒿草发出古老而清脆的吟叫,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
暮色四笼,卧龙川早已淹没在幽广的黑色海洋里。
掌灯的时节早已过去,但是家家户户仍漆黑一片,人们都在焦急的等候电的到来。
“他爷爷,天都这么黑了,电怎么还不来呀?是不是出啥问题了。”俆孙氏抱着子良心急地问。
永福老汉没有回答,他迅速地从怀里掏出烟叶,在黑暗中包起旱烟来。
是啊,天都这么黑了,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
“爷爷,电是不是不来了?”子良见爷爷不言传,又问。
“来哩,来哩,公家怎会哄人哩?说今晚来就来!”永福老汉没有底气地安慰着。
黑暗,无边的黑暗。
“嗤”,永福老汉划动火柴,一团杏黄的火焰顿时映出了三张焦急的脸庞:苍老的苍老,稚嫩的稚嫩,但都却充满着渴望……
永福老汉将烟点燃后,那点微弱的火焰便立刻化为无形,只有一颗炽热的烟头在半空随着人手轻轻舞动,并且不时的映出一张布满沟壑的脸。
“这天黑的,良良还是把灯盏点上吧,我看这电今晚不来咾。”俆孙氏完全失去了信心。
“奶奶,再等等吧,说不定就来了!”子良显然仍不死心。
“对,再等等。你急个啥么?清泉变电所离我们这么远,说不定现在电正在往我们这里走哩。”永福老汉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着宽慰的解释。
“哎呀呀,你说我怎么就没想到这点呢。电正往来赶哩,往来赶哩!”俆孙氏也这样安慰自己。
黑暗,漫无边际的黑夜。
突然,一阵刺眼的白光在偌大的厅房里一闪而过,瞬即就又消失在冗长的夜色里,仿佛梦中的太阳。
“爷爷,怎么又灭了,刚才的那是电吗?”
永福老汉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刚才的那道闪光来去太快,所以他生怕只是一种幻觉。
永福老汉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第一次闪光过后,第二次、第三次闪光很快又一闪而过。这才让他完全信心十足地给孙子说道:“电就要来了!”
“啊喓喓,这电不和天上的火闪子(闪电)一模一样吗?这样下去不把人的眼睛耀瞎才怪哩!”闪烁的灯光中,俆孙氏将子良紧紧地揽在怀里,好像担心屋顶上突然炸下一声长长的雷来。
十几次强烈的闪烁过后,那耀眼的光芒终于停在了屋顶之上,最终定格成一颗永恒的太阳!
那一刻,三个人望着这个神奇的东西露出了期盼许久的微笑。
“啊喓喓,这电不和天上的太阳一模一样吗?我还以为天亮了呢。”俆孙氏抬起头望着屋顶上那个叫做电灯泡的东西发出的白昼似的光芒,欣喜地说:“啧啧啧,这个东西不填油、不冒烟,比十几个大灯盏不知都要亮上多少倍哩!啊呀,公家就能地很,你说他们是怎么想出这个物件的啊?”
然而,俆孙氏永远都不会知道的是,电灯泡这个东西上能的其实不是公家,而是一个叫做爱迪生的美国人。一八七九年这位三十多岁的天才早就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具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样看来,俆孙氏眼前的光明足足比“爱迪生家”迟来了一百多年!
奶奶还在唏嘘感慨的时候,子良早已跳到地下,高兴地拿出语文书念了起来:“电,电灯电话电扇电车。有了点,多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
一家人正在高兴,突然听见屋外传来了兆吉两口子的声音:“大啊,妈啊,你们的电来了没有啊!”
“来了,来了——你们呢?”
“来了,亮得很啊,和白天一样哩!”宋贵珍笑着说道:“你说这以后不就没个白天黑夜了吗?”
兆吉笑着将半瓶白酒从怀里拿出,冲子良说道:“把茶碗拿来,我们给你爷你奶敬个酒,算是过了这个重阳节了。”
永福老汉一口烈酒下肚,顿觉得全身暖和了起来,他望着屋顶上那个光亮的电灯泡,不由得想起了一段令他伤心的往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