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9-18 07:25:33
徐门易嗣 十四
由于以上原因,国家的铸币量一直赶不上市场交易的需求量,而且缺口越来越大。表现在物价上,就是渐渐由“物重钱轻”变为“物轻钱重”。但为了维持以两锐法为核心的经济体系的基本稳定,国家又不能容许铜钱过度升值,否则大量只生产实物的民众,会因为交不起货币税而破产。
也许有朋友会觉得:铜钱又不是纸币,它不易磨损,古代经济的增长速度又没法与现代相比,即使每年投入市场的新增量小,但历年铸造加起来的保有量大,不应该出现太大的需求缺口。可惜,另一个新生产业使这一假设不再成立。
因为铜钱的升值被官方限制在一定程度内,一个奇异的现象就渐渐产生了:虽然相较于谷物、纺织品等实物,铜钱在升值,但相较于系出“铜门”的其他“师兄弟”,像什么铜盆、铜镜之类,铜钱却在贬值。这种效应不断累积,到了后来,铜钱竟然成了最不值钱的铜制品,而且与其他铜器的差价十分惊人。
据《唐会要》记载,早在唐德宗统治末期,大臣张滂的上奏中就提到:每铸造一千个铜钱,要消耗六斤铜,而这六斤铜如果做成其他铜器,可以卖六千个铜钱!在如此巨大的差价面前,曾经困扰中国历代王朝几百年的,民间私铸恶钱现象完全绝迹,一个新兴产业:“销钱为器”,便应运而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