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识到了地理环境与人的寿夭之间存在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生活环境和改造,并相应创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适应地理环境的养生方法。这些方法包括:
山林养生法。山林中空气新鲜,是一种理想的养生场所。唐代著名养生家孙思邈的《道林养性》、《退居养性》就阐述了山林养生的好处,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则详细记载了山林养生方法,书中写到:“时值春阳,柔风和景,芳树鸣禽,邀朋效外,踏青载酒、湖头泛舟,问柳寻花,听鸟鸣于茂林。”
日光养生法
古代养生家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已经直观地感受到了日光具有保健作用。晋代养生家嵇康在《养生论》中就提出了“晞以朝阳”的观点,孙思邈也提倡“呼吸太阳”。历代道教养生家更是推崇日光的养生作用,《黄庭经》中就有“日月之华救老残”的说法;宋代的《云笈七签》中还发明了与现代日光浴相类似的所谓“采日精法”。此法要求人们早起面向太阳,双目微开,仅露一线,调匀呼吸,仰头将日光吸入腹内。如此便可长生久视。
除了注重山林养生和日光养生之外,古代适应地理环境养生法还包括“花卉养生”、“矿泉养生”等各种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就是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尽可能地让人体充分利用外界地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条件,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