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2-02 08:38:19
【小节二】早期儒家的人性论
在儒家早期,就出现过精彩纷呈的人性论思辨,王充的《论衡本性》中就出现了八种儒家人性论观点。有世硕的““有善有恶”、孟子的“性善”、告子的“无善无恶”、荀子的《性恶》、董仲舒的《性情阴阳》、刘子政的《性情内外》,以及扬雄的《善恶混》。要真把这些人性论观点都分析一遍,以lz的水平,几十万字也说不清。所以我们只选择论述比较完整的,资料还算充足一些论点来大致分析一下。
谈到人性论,恐怕首先要解决的是早期儒家是怎么定义“性”的。毫无疑问,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谈论人性的资料来自《郭店简》(郭店简大致断代在曾子到孟子之间)。
《性自命出》认为“性自命出。命从天降的”似乎承认人性的自然属性,但又说“人虽有性,心亡定志,”要“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于是规定了性的后天的人的属性。这与早期儒家道德学说强调人的主体性,本源性是一致的。由此作者得出了“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出于性”的结论。人性也就被赋予道德属性。
但作者并没有武断地认为性就是善或纯善。“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善不善,性 也,所善所不善,势也。凡性为主,物取之也”,在强调性的道德属性的同时,作者也承认人性中存有不属于善的范畴的部分,作者将这一部分定义为不善,而不是恶。虽然不是恶,但具有否定善的倾向。并且这种禀赋是具有普遍性的,所谓“四海之内,其性一也。”之所以不同的人表现不同,在于“用心各异,教使然也”。从而确立了作者以心统性的心性论。建立了“道始于情,情生于性”的以人的真实情感为纽带追寻“人道”和“本性”的对道德本源的探查路径。进而得出“动性者,物也;逆性者,悦也;交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的道德实践途径。指出了“凡学者求其心为难……唯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贵。求其心有为也,弗得之矣”的以心察性和“人 之虽有性,心弗取不出。凡心有志也,无与不可, 性不可独行,犹口之不可独言也”以及 “心术为主”的以心制性的道德理路。提出了“反善复始”的道德目的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