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0-31 12:53:25
内容简介(修改)
这是一个发生在九十年代初的故事。
当时,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偌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倾刻间不战自溃,纷纷倒旗落马,辉煌百年的共产主义运动步入低潮。关健时候,已经宣布退休两年的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东方风来满眼春,再一次为中国这艘在十字路口徘徊的航船指明方向。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携家人乘专列一路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一向寡言的他侃侃而谈,急切地把他的新思维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最激动的一次,从深圳坐船到珠海一个小时,他整整讲了一个钟头。
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指明了中国政治上经济上的明确方向。此后,南方沿海地区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无数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中国经济一路高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时代开始了。
后来一首《春天的故事》传唱全国。
邓小平南巡讲话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人的命运,特别是70后,刚好长大走向社会,在那个伟大的时代不免迷茫与骚动,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
湖口,长江之滨,潘湖之畔,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是一座千年古城。城中有一座军工厂,初创于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当地人最向往的地方。国际国内政治风云变幻,在军工厂年青人中引起阵阵涟漪,本书主人翁王佐就是这些热血青年中的一个。
王佐虽然学历不高,却志向远大,自分到这座工厂后,也曾努力工作,梦想在这方天地演绎精彩,赢得尊重,但在刻板死硬的旧体制下,雄心壮志很快消弥于无形。不久,他开始和一班同好,寄情山水,放浪形骸。面对人生,他彷徨,他迷茫,他骚动,在时代的大潮中,时沉时浮,或歌或哭。
一次,王佐陪一个工友在乡下相亲,在鄱阳湖畔美丽的小村子张家湾,邂逅农村姑娘张子含,二人一见钟情,二情相悦。回厂后,二人开始鸿雁传书,感情迅速升华。
王佐暂调到教育科任机械制图老师,集中培训车间科室的青工参加第六机械工业部内部成人大学考试,这时,他又结识了参加培训的青年女工杨玉清。活泼可爱的杨玉清喜欢上了他,并频频暗示,只要两人确定关系,作为本厂的元老,杨玉清的父亲就可以帮助王佐去船舶系统最高学府哈船院深造,实现他的大学梦。
面对前途和爱情,王佐最终还是选择了农村姑娘张子含的爱,杨玉清失望离去。张子含离开张家弯,辗转于武穴、湖口、九江等地找工打工。
此后,由于工厂职工的误解和非语,王佐深感苦闷,对自己的选择波动摇摆,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心中时常挣扎不已,面对爱情和前程一片迷茫。这时许红霞、小师妹、蔡瑞云,一个又一个城里姑娘走进了他的生活。
张子含在在市区一家酒店做服务员,拒绝了达官、学者、大款等等各种的诱惑,坚守自己的爱情。王佐得知后,深为感动,逐渐拒绝了城里姑娘的示爱,但同时忧心重重。
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沿海一带就像巨大的磁石,把王佐一个又一个的好朋友吸走了,先是临时工,后来是正式工,再后来是大学生。
王佐的内心骚动不已。怎么办?是留在厂里?还是调回老家?还是去沿海闯天下?王佐和张子含最后结局又如何?
在欣赏长江鄱阳湖一带美景的同时,书中还穿插了王佐和张子含的同龄人的一些故事,全面再现了90年代初社会转型时期城乡70后的迷茫与骚动。
一个热血贲张的大时代,一些微若尘埃的小人物,一段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笔者用富有穿透力的文字,娓娓道来,带我们走进了二十年前……
日期:2011-11-12 12:22:33
第五十七章 藏红花
1992年8月底的一天中午,王佐在厂食堂打完饭,端着饭回宿舍,在宿舍门口站着徐桂花,王佐对着桂花笑笑,说:“桂花呀!房里坐,你又不早说,害得我只打了一份饭,咱俩共一份饭吧!”
桂花笑不露齿,说:“切!谁跟你共饭呀,你和子含共吧!我早吃过了,不进去坐了,只是子含托我带给你一句话......”
王佐有点吃惊,打断桂花的话,说:“子含!她来了吗?人呢?”
桂花做了个鬼脸说:“放心!我不会要你老婆的,又不是男人,我藏她干嘛!她上午来过了,没找到你,就跟我说她去九江了,是去找工作,和徐金燕一块呢,放心了吧!”
王佐点了点头,自语着说:“哦,是这样的。”又抬起头对桂花说:“她没说其他的什么吗?我上午就在二道门呢。”
桂花说:“说了,她说花开了,跟泥巴说话。”
王佐愣了,说:“什么花开了,跟什么泥巴说话,乱七八糟的。”
桂花也有点奇怪,说:“我问她是什么意思,你老婆说你知道的,我还以为是你们的恋爱暗号呢,我不知是什么意思,你问你老婆吧,我走了。”
桂花走了之后,王佐在房间里坐着吃饭,边吃边想,“花开了,跟泥巴说话”,什么意思呀!莫名奇妙!去九江找工作,九江能有什么工作可找!九江本地人找工作比登天还难呢,大把的九江年青人在家失业呢,搞什么鬼?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吃完饭后,王佐上床午睡,可是老想着“花开了,跟泥巴说话”,不知什么意思,一直睡不着。王佐昨晚上的是夜班,按正常情况上午是睡觉的时间,由于上午保卫科开会,开完会后王佐与邓大平又在二道门与保卫科的同事们聊天到中午,如果没有子含的留话,王佐肯定是呼呼大睡。
王佐想着想着,不禁“吃吃”地笑了。大半年了,王佐早把那件事忘了,应该是藏红花开了,跟泥巴说话,意思大概是藏红花长势不好,花是开了,花挨着泥巴吧。
原来年后王佐有一次在九江日报上看到一则某中药研究所销售藏红花的种子,回收干藏红花的广告。广告上说:藏红花采自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是驰名中外的“藏药”。其药效奇特,尤其以活血养血而闻名天下。据《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能“活血、主心气忧郁,又治惊悸”。藏红花具有疏经活络、通经化淤、散淤开结、消肿止痛、凉血解毒、忧思郁结,长期坚持服用可收到令人心喜,全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它对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等方面疗效确切,藏红花含有多种甙的成分,多种甙可明显增加大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广告上还说,由于藏红花的药用价值正被世人所了解,服用人员数不胜数,藏红花价格一路上升,市场上供不应求。我某某中药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已成功培育出能适应九江地区土壤气候的藏红花种子,一亩地可产三斤左右干藏红花。购买种子签回收合同,干藏红花全部回收,每斤干藏红花1500元回收。
王佐算了一下,一亩地种稻谷产值只有200元,种藏红花产值可达5000元左右,那是什么概念,比王佐五年的工资还多呀!如果种十亩地呢?王佐简直不能想像。王佐知道在奶奶的村子里有很多专业户是万元户,经济上远胜于他这些拿工资的有工作的人。想到这些,王佐不禁心动,不妨买上二分地的种子在子含家试种,如果成功,明年大规模扩种,岂不是帮子含找到了发家致富的事业,自己也不必天天为了未来而发愁,更不必想着跟子含结合了未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吗?
想着想着,王佐不由心动,决定去九江买藏红花的种子。可是王佐还是放心不下,为此特地去湖口县图书馆查阅了中草药书籍中有关藏红花的内容。这一查,王佐从一个藏红花的文盲变成了对藏红花了解的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