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8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我们本是两颗飞行在不同轨道上的流星,偶然交汇后,又各自飞向了远方。”唐华长叹连连,伤感地说。

王佐幽幽地说:“在中国,还是门当户对呀!几千年的规律。”

唐华看了看王佐,沉重地说:“你知道就好,你不要前程不要面包而要爱情,我很能理解,可是,像你说的一样,门当户对也很重要,特别是城乡之恋,在中国都是一个痛苦故事的开始,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呀!”

王佐大为吃惊,足看了唐华十秒,说:“原来你都知道呀!”王佐不由汗颜。

唐华说:“你我如此交心,今天可以说是推心置腹,你的事我全知道,你以前没说,我也不好说什么,但事实就是这样。再说了,你我现在一无前程,二无爱情,可以说同病相怜了。兄弟,还是以前程为重吧,我在重庆的武汉的同学已离开了军工厂,到上海一带去了。我想,我们在五七厂也只是个过客,有时间多学点技术,把学校的教材捡起来看看,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

后来,王佐离开了五七厂在南方讨生活,唐华去上海闯世界,二人一直保持着联系。2011年春节前几天,人在上海的唐华在QQ上给王佐留言:

2010,有关中国的几个瞬间

这一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这一年,生于1980的新一代,进入而立之年。

这一年,高铁巨量落成,物价亦如野马脱缰。

这个国家体量如此庞大,行进步伐如此之快,以至于中国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国家,而更像是一个大陆;中国的一年,看起来不像是一年,而更像是一个世纪。

而我们深知这个国家的崛起,是曾经被束缚着、匍匐着、跪着的亿万民众,站起来用双手求富裕求上进扛起来,撬动的地球奇迹。

强盛国家的梦想似乎近在眼前。在世博场馆的排队长龙、在亚运会上对国家金牌的欢呼,你可以看出国民对强大国家的渴望有多么热切。

但在另一个维度上,却是民生之艰。

在2010年,感受最深的恐怕是物价凶猛。房价局部超过美国、日本,在菜市场、超市,一夜之间,百元大钞变成轻薄的草纸。

大城市生活的人们,还面临无休无止的堵车、看病难、上学难……

他们在流水线上日夜加班,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在街头被城管追逐还要惦念老家儿女的学费,却换不来幸福的一张船票。

但梦想和坚持永不熄灭。北漂青年戴海飞,用山竹为自己编织了一个蛋形蜗居,上海超市收银员罗玉凤,用痴人说梦的方式挑动大众神经,进而飘洋过海,宜黄女孩钟如九,面临强权入侵、家破人亡的惨剧,镇静地用微博直播求助,最终保住家园,把不法官员赶下台。

还有一些人,王家岭矿难的矿工、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之下的遇难者、在富士康纵身往下跳的年轻人、校园袭童案的幼儿们、不惜点燃自己捍卫家园的叶忠诚们、上海静安区胶州路大火的市民,他们的呼吸和时间永远留在了2010年。

2010年,这一年如此特别,又没有什么不同。收集这几个瞬间,几种日子,有悲伤、有欢笑、有离奇,也有平静。

世界依然纷繁喧闹,年终这几天,或许我们可以停下来,陪陪家人,祈愿人儿平安、获得各自的幸福。即使还有“我爸是李刚”式的嚣闹,我们依然还可以大声喊出“我有一个梦想”,同气相求守望相助,告诉世人什么是“价值观的胜利”。

来年,我们继续在一起。

日期:2011-10-28 11:31:52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发生在九十年代初的故事。

当时,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偌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倾刻间不战自溃,纷纷倒旗落马,辉煌百年的共产主义运动步入低潮。关健时候,已经宣布退休两年的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从幕后跃上前台,再一次为中国这艘在十字路口的徘徊的航船指明方向。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携家人乘专列一路辗转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一向寡言的他侃侃而谈,急切地把他的新思维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最激动的一次,从深圳坐船到珠海一个小时,他整整讲了一个钟头。

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指明了中国政治上经济上的明确方向。此后,南方沿海地区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无数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中国经济一路高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时代开始了。南巡讲话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人的命运,特别是70后,刚好长大走向社会,在那个伟大的时代不免迷茫与骚动,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本书的主角王佐就是其中的一员,在那个时代,他彷徨,他骚动,在时代的大潮中,时沉时浮,或歌或哭。

湖口,长江之滨,潘湖之畔,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城中有一座军工厂,初创于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当地人最向往的地方。

王佐虽然学历不高,却志向远大,自分到这座工厂后,也曾努力工作,梦想在这方天地演绎精彩,赢得尊重,但在刻板死硬的旧体制下,雄心壮志很快消弥于无形。不久,他开始和一班同好,寄情山水,放浪形骸。

一次,王佐陪一个工友在乡下相亲,在鄱阳湖畔美丽的小村子张家湾,邂逅农村姑娘张子含,二人一见钟情,二情相悦。回厂后,二人开始鸿雁传书,感情迅速升华。

王佐暂调到教育科任机械制图老师,集中培训车间科室的青工参加第六机械工业部内部成人大学考试,这时,他又结识了参加培训的青年女工杨玉清。活泼可爱的杨玉清喜欢上了他,并频频暗示,只要两人确定关系,作为本厂的元老,杨的父亲就可以帮助王佐去船舶系统最高学府哈船院深造,实现他的大学梦。

面对前途和爱情,王佐最终还是选择了农村姑娘张子含的爱,杨玉清失望离去。张子含离开张家弯,辗转于武穴、湖口、九江等地找工打工。

此后,由于工厂职工的误解和非语,王佐深感苦闷,对自己的选择波动摇摆,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心中时常挣扎不已,面对爱情和前程一片迷茫。虽然如此,王佐还是拒绝了所有对他示好的城里姑娘。

后来,张子含也走出农村,在市区一家酒店做服务员,拒绝了所有的诱惑,坚守自己的爱情。王佐得知张子含在酒店的一些事情后,悲痛欲绝!由于种种原因,王佐在国营厂身名狼籍,简直呆不下去。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沿海一带就像巨大的磁石,把王佐一个又一个的好朋友吸走了,先是临时工,后来是正式工,再后来是大学生。面对爱情和前程,王佐也对沿海地区很是向往,骚动不已。王佐怎么办?是留在厂里?还是调回老家?还是去沿海闯天下?王佐和张子含最后结局怎样?

一个不平凡的年代,一个琐细的小人物,一段刻骨铭心的心灵历程,让人俺卷深思。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