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帕森斯教授这一早期的“人-- 职匹配”理论由于具有先驱性、拓荒性的色彩,尚缺乏更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和更丰富的职业管理实践的支撑,显得比较简单和粗糙,因此, 这个理论后来的“点击率”总的看来不是太高。
第二座里程碑:霍兰德
沿着帕森斯和霍兰德的足迹,到了1959年,一位叫霍兰德的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这才第一次将人格心理学的成果与职业问题系统地联系了起来。霍兰德认为,职业选择本身就是个人人格的一种反映和延伸,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求等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他的人格类型理论对人才测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根据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在职业决策中最理想的是个体能够找到与其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一个人在与其人格类型相一致的环境中工作,容易得到乐趣和内在满足,最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在职业选拔与职业指导中,首先就要通过一定的测评手段与方法来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然后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种类。虽然霍兰德对人格类型的划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强调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一致性,使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人--职匹配”理论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尤其是为现代人才测评的发展与应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