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9-09 20:58:09
图上0点往左的事件都是坏的,越往左越坏;0点往右的事件都是好的,越往右越好。纵轴表示叙事的详尽程度(花费的笔墨)。从直线往右上升可见,事件越坏(越靠左)史书上的笔墨就越少;事件越好(越靠右)史书上的笔墨就越多。周公东征杀兄流弟是一件很坏的事,所以史书上没几个字。要是事件的坏达到某种程度(图上m点),史书上就一个字都没了。与此相反,周公写信是一件很好的事(假定图上n点),所以史书上要详写。注意:直线左下端有一个终点(m点),表示历史叙事的最低限度就是一个字都不写;而右上端没有终点,表示历朝历代可以无限歌颂下去。
当然这都是周公的方程。
日期:2010-09-09 21:09:17
坏人方程与此不同。坏人的斜率都小于零,即k<0。以纣王为例(图5.2-2):
从图上可见,纣王的直线朝右下方倾斜。这就是说纣王的斜率小于零,做的事越坏,史书上的笔墨就越多;纣王做的事越好,史书上的笔墨就越少,直到最后一个字都没有(m点)。现在要导出的是,历史上有些事件很难说是好还是坏(可视为不好也不坏),此时显然H值为0。这些事件史书上写得是多还是少呢?从图上观察此时的F值为b,显然b的值不算大,但也还凑合。这是由于那时距现在3000多年,历史记载总起来说不多,但也还有一点。
5.2-2关于纣王历史叙事的拟合函数模式
日期:2010-09-09 21:25:36
下面要看的是管叔的拟合函数模式(图5.2-3)。
从图上可见,管叔的直线朝右下方倾斜,斜率小于零,这说明管叔也是坏人。和纣王比起来,管叔最大的不同是直线整个比纣王低得多,几乎一直贴着H轴。从方程的角度来讲,这就是说管叔的截距很小(比周公、纣王都小多了)。如此一来,截距不仅是史料丰赡的问题,还和人物的性质也有关系——地位越高,名气越大,截距也越大;地位越低,名气越小,截距也越小。另外不太明显的是,管叔的斜率比周公、纣王都小一些。这说明管叔坏的程度比不上周公好的程度和纣王坏的程度。这都与我们的经验事实相符。
从历史叙事来说,管叔比纣王更不幸,整个历史上也没留下几笔。
5.2-3关于管叔历史叙事的拟合函数模式
日期:2010-09-10 08:45:05
方程的好处在于可以提出假设并进行运算。现在略作一作运算。
假令k=0,则有:F=b。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k=0),则此人在历史叙事上的繁缛程度仅由该人的地位高低名气大小与史料的丰赡决定。
假令k=0,b=0,则有:F=0。这时的情况是说如果一个人既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k=0),而且一点地位名气都没有(b=0),则历史叙事必无此人(F=0)。
不要感到奇怪,历史上的芸芸众生绝大数都是这个方程(F=0H+0)。把笔者这本书看到这里的读者恐怕大多数就是这个方程。抱歉 : D
当然该公式也不是没有可改进之处,例如历史叙事与影响因素是线性关系还是对数、指数关系,截距的多种因素其实应该作一些分离等等(上文已经指出,截距b实际上混合了人物地位名气和史料丰赡程度两种因素。若以p代表人物地位名气,q代表史料丰赡程度,p小而q大,则b值也不会太大,若p为0,q再大b值也为0;反之亦然。换言之,p、q在数学上是乘积的关系。若对F=kH+b进行分离,则当为:F=kH+pq)。另外还可以加上更多因变量以便作多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各种因素作用的显著程度等。但本篇长度已大大超出预算,这里暂且告一段落,让咱们赶着往后写书吧。
日期:2010-09-10 17:23:49
5.3 山坳那一株红樱桃
氓(méng)蜷缩着身体坐在地上,背靠着大车冰冷的轱辘。(《诗•豳风•东山》:“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寒冬腊月,傍晚还没来得及停留,夜幕便仓促而降。天地间如一个无边的冰窖,刺骨的寒风如一把把装着钢针的梳子在脸上手上乱刮。
氓靠着车轱辘,伸手从车下拽过一卷残破的草席,打开盖在双腿上。
在冷夜里,他和每一个夜晚一样微闭着双眼。
但这一夜他一直迷迷糊糊,脑子里总浮现一些断断续续的画面。
氓这次离开丰镐整整一年了。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天寒地冻,部队从丰镐出发,目的地是殷都。
三年前,他们也是这样朝东方进发。一路遇上了狂风暴雨、城塌、山崩、白鱼、红乌鸦……然后就是打仗。
这次或许也有些故事,但是谁也没有兴趣记着。
日期:2010-09-10 18:06:11
领导上总把出门打仗选在天寒地冻的倒霉破天儿,那些居民同志自然唉声叹气;就是笔者也难免口出怨言:总让笔者写冬天费劲得要死。但是没有办法,领导们就是喜欢在冬天出兵,身为一名敬业的作者只能咬咬牙——让我们继续写:
去年出发的那天是清早,冻风呼啸。大车依然载着武器舟船,碾在粗糙坚硬的冰土上,缓慢而颠簸。
一带寒山,草木凋陨,苍黑的山石,稀疏的松柏,山田边的残雪,霜凌冻得发白的枯竹,一幕幕缓慢地倒退过去。
部队依然途经华山、黄河,在路上行军差不多一个月,然后到达殷都(有人说这次打仗在洛阳一带,那样就不用渡黄河到达殷都了),然后就是激烈而漫长的搏斗厮杀。
三年前他们和商朝大军交战的时候,只打了一个礼拜左右。这次打了一年了,现在还丝毫看不到停下来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