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的观点转换成我们熟悉的语境,就是说有些国家的劳动力之所以那么不值钱,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商业的规模太小、企业数量有限,国家的非农就业岗位严重不足,而农村和农业则保留有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大批的农民和“大学生”愿意排长队谋一份“民工”的差事。
今天的中国人可以拿刘易斯的劳动者工资观点对比一下现实的情况,这个盛世国家的多数工人阶级依然头顶上笼罩着1950年代的工资魔咒,而部分聪明的中国经济专家还充分运用乾坤大挪移神功,将问题PS成新版的模糊“人口红利”概念来娱乐普罗大众的平凡世界。
日期:2010-08-13 10:22:36
洞悉看透了后发国家的特色国情后,问题对发展经济学家就变得相对简单。这些国家需要将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用资本来吸引非生产性工人(刘易斯创造的一个概念,即不替资本家工作的工人,他认为这些传统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可忽略的,为零的,甚至为负的”),因为进入资本部门后的边际生产力大大提高,从而增加了经济的总产出,最终增加了每个国民的经济福利。
还有一个醒目的特点,几乎当年所有的发展经济学家都提倡把广泛的政府干预(不仅是后发国家的政府,也包括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作为解决“原始积累”和发展的唯一有效解决办法。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西方的正统经济学家之所以在这一时期、这个问题上持与新古典自由放任的保守主义观点相左的立场,根本原因在于防范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在世界各地的蔓延。这种明显的反共情结,可以从沃尔特.W.罗斯托1960年发表的最有影响力的名著《经济发展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看得非常清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