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史书,八王之乱,侯景之乱,数不清的动乱,哀鸿遍野,易子相食,血腥的味道透过纸张就能闻到,惨不忍睹。治世犬和乱离人到底做哪一个更好我说不上来,但我坚信一条——中国不能乱。
右愤骂专制,左愤谤民主。看多了不难发现一个简单的道理:天下无至理,皆为人所用耳。本人此刻不左不右,心平气和地看待科举,功还是大于过的。明代是一个文治的社会,离开士人的支撑不可想象。而欲使士人有效地支撑朝政,其关键在于培育士气。士气的培育莫过于崇圣学而尊程朱,就科举所推行的实际效果来看,在明朝前期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卓有成效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却对这种制度不断地提出批评,认为它正逐渐失去自身应具备的目的,同时也失去了公正的形式。一种制度在推行过程中显然不能保证丝毫不出纰漏,这里并非指一些人为的偶然因素,而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总体趋势。通俗些讲,科举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最终因不能顺应时代而被丢进了故纸堆。
日期:2008-3-20 20:22:49
由此观之:制度,只有先进的制度才是第一生产力。
但王守仁此刻还顾不得考虑制度的问题,面对落第的现实,家学渊源,远大理想,各种复杂的因素纠结到一起,完全无动于衷是不可能的。然而,王守仁是一个将职业与事业区别对待的人,考进士做大官只是世俗要求下的职业,尽力而为,过得去就行了,而探索成圣的道路,参悟人世的哲理才是他一辈子所要追求的事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