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古人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种表述看似矛盾,“亡,百姓苦”,很好理解,因为在大动荡时期,民不聊生。但“兴”为何也会百姓“苦“呢?因为在竞底社会,“兴”靠的也是把百姓打到底线,那些“雄才大略“的最高竞底者,会充分彻底地盘剥他们稍稍丰盈的口袋,去打造大量的形象工程,如秦朝的阿房宫,隋朝的大运河,汉武帝的远征匈奴(第五章将论述竞底者为何要搞形象工程)。因此在“兴”的时候,必定过度使用民力,将百姓推入苦不堪言的底线状态。

刘邦在当上董事长后,他的手下大将有不少曾起兵叛乱。汉文帝时期也曾发生“七国之乱”,但当时的社会,普遍想从“人相食”的底部向上爬升,这些叛乱没有得到足够的能量,并未造成较大的影响。汉朝家族企业完成与吕后的人事争斗,因汉文帝上台而得到稳定。汉文帝和他的儿子汉景帝在中国这个竞底社会,做了一个伟大的试验:

不与民众竞底,即减轻税负,与民休息。

我们在第三章将论述到,支撑西方国家的有四大支柱:政治、经济、军事、宗教。而在中国的家族企业中,只有政权独大,因为宗教的神权被政权边缘化,军事完全为政权服务,而经济,中国的史书上有关经济政策的记载,只有两类:一,如何巧立名目加重税负,更深地盘剥百姓;二,减轻税负,与民休息。至于什么“推广科技,发展经济”的政策,史书上从未记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