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以春秋时期齐国国相晏婴“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为主要内容,此典见于《晏子春秋》,大概情节如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齐景公手下的猛士,个个都是能打虎的武松。晏子遇见这三个人,用小步疾行的礼节表示敬意,但这老三位却坐在那里不还礼。晏子就齐景公说:“这三个人太没礼貌了,以后很可能会叛乱,应该除掉。”景公说:“他们胳膊粗力气大,谁能打得过呢?搞暗杀也不一定成功。”晏子说:“他们虽然力大好斗,但不讲究幼之礼,您只要赐给他们两个大毛桃,然后就等着好消息吧。”于是,景公派使者给三人送去了两个桃子,并叮嘱说要给有功劳的人吃。公孙接觉得自己功劳大,拿了一个桃;田开疆觉得自己功劳不小,也拿了一个桃。古冶子慢了半拍,没桃子可拿了,他拔剑而起:“我的功劳比你们俩都大,为什么我没的吃?交出桃子、举手投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公孙接、田开疆一想,自己的功劳还真不如古冶子大,惭愧得一塌糊涂,于是乖乖地把桃子交给古冶子,然后抹脖子自杀了。古冶子一看,自己为了个桃子逼死了两个铁哥们儿,是不仁不义的行径,于是把两个桃子交给了使者,也自杀了。使者拿着桃子回报景公,晏子一手拿起一个桃子,呱唧呱唧啃了起来……
说《梁父吟》是曾子或诸葛亮写的,那简直是埋汰人,因为从立意和艺术水准来看,其内容违背了儒家重视礼教的优良传统。此诗对三个没长脑子的齐国勇士寄予了高度的同情,批评晏婴嫉贤妒能,而实际上呢,这三个人除了勇猛,其他方面的才能很一般,特别是智商,几乎低于海平面了。晏婴是齐国管仲之后的又一名相,后世统治者和文人都对其评价很高,这首诗中对晏婴的不满并不能代表历代的主流看法。另外,这首诗写得比较糙,遣词造句都没什么可取之处。都烂到这个份上了,诸葛亮写为什么经常把这首诗挂在嘴边上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