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9-14 06:38:23
【连载418】16.12公道在民心
【原文】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思考与随想】
在解说本章之前,先要说点文本的事情。从朱熹的老师程颐开始,就有一种说法。《颜渊十二》第十章的内容中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句诗经当中的话,“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而本章最后一句“其斯之谓与!”又好像无所指,所以程颐就认为应该是错简。程颐认为文本应该是“诚不以富,亦祗以异,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而朱熹也认为此处确实应该是错简,但是“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应该放在“其斯之谓与”之前,于是文本就成了“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其斯之谓与!”。逻辑关系上看,程朱都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也都失之于没有更进一步的证据。孰是孰非,也没有定论。既然没有定论,我个人觉得还是存而不论的好。尤其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更没有必要将心思用在这里,有没有这句话对于我们理解其中的含义也并非绝对必要,不必执着这些才好。经过了如秦火之乱和几千年的传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无法考证出来的,除非有进一步的考古证据的出现,否则怎么辨析也不过之一种臆测而已。上一章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而本章似乎是在通过对伯夷叔齐的事例来说明,所以历来有人主张此章应该与前一章合二为一。加上本章前面好像少了一句“孔子曰”,似乎更支持这种说法,本章也的确是应该是孔夫子说的,至于其他的也还是存而不论的好吧。文本辨析,就到这里吧,接下来说本章之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