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09-06-30 16:36:09

同一时期,远在西方的传统强国秦国在商鞅变法成果的支持下,显示出强劲的上升势头。秦不断攻击失势邻国魏国,尽取河西故地,夺魏故都安邑,攻取占领河东战略形胜地区。公元前316年,秦军统帅司马错帅众灭亡偏处华阳地区(秦岭南麓)号称西南戎狄之长的蜀国、巴国,整体实力大大膨胀,成为与东方齐国并立的当时强国。

这种两强对诸弱的战略格局催生了“连横”与“合纵”的纵横捭阖战略,即“事强以并弱”还是“合弱而制强”。战国中期“合纵”的制止对象有时为秦,有时为齐,后期则为六国专力而制秦。但从长期效果观察看,秦人往往通过巧妙的策略和心理战术比较成功地化解了这种障碍,而齐、楚两大国则为受害者。

著名纵横家、说客张仪弃离母邦魏投靠秦国,四处卖力活动推销“连横”以削弱齐、楚。观察其行径、策略确乎本意似乎为三晋谋求生存空间,但客观上秦获利最大。公元前318年,三晋及楚、燕五国联军推楚怀王为“合纵长”伐秦(实际出兵为三晋),秦人开函谷关迎战,内部不团结各怀鬼胎的三晋军队相继退兵。次年主动出击的秦军大败联军,合纵瓦解、魏、韩向秦国屈服。国际形式演化成秦、魏、韩对抗齐与楚。

楚国春秋末期为“复仇者”伍子胥和“兵圣”孙武统率的吴军所破,几乎亡国,后虽在秦军帮助下复国,但锐气大失。进入战国,楚国消灭吞并了东南吴越地区,并向湘、赣内陆挺进,成为七雄中幅员最为广阔、物产最丰富的国家。但楚人沿袭的旧制度制约了楚国进一步北向扩张的潜力,而且从军事角度考察,广阔的楚国宜守不宜攻,国家动员和军队集结难度大(交通虽便利但民众太分散),于中原地区作战后勤压力大。加上战国早期魏国夺取了楚国在中原的战略重镇和传统势力范围,压缩了楚国在关键地域的战略空间,齐国控制了楚国的东北战略重地,所以号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楚国虽人多势众、国土广袤,却难以在中原战区组织有效的军事行动,是战国时代的弱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