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从好不容易逃到京师来的刘文瑞等辽东难民,到一个老实巴脚的山西木匠,都成了“奸细”、都成了袁崇焕“通虏”“谋叛”的指证人,可信吗?而在锦衣卫的大堂上,已经被定为“奸细”的山西木匠如果不“如此说”就要“当时夹死”,这无疑又是一个苦打成招的例子。而从这一例子更可以看出一些人挖空心思的真正意图:只要能构陷袁崇焕,他们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什么手段也都能拿得出来!

还有更发人深思的事:如果说在刘文瑞等七人的“奸细”案中,崇祯皇帝还只是躲在幕后、羞羞答答不愿意公开出头露面的话,那么在这个山西木匠的“奸细”案中,皇上已经赤膊上阵不再顾忌什么了——因为“执公秉正”的李若琏审出来的结果不合皇上之意,所以“上令锦衣卫刘侨再审,乃以为真,立付重辟。”如此一来,皇上也就满意了。可对李若琏呢?不满意的皇上甚至愤怒到了立竿见影将其即“降二级”并令其“回卫”的地步。

再瞧瞧这位皇上吧,一个急于求“证”、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甚至稍不如己意便施报复的小人形象,在这里被刻划得多么鲜明!

现在,谁也不知道在袁崇焕一案的案卷里,还有没有“刘侨再审,乃以为真”的有关袁崇焕“谋叛”的证据,因为据说所有关于袁崇焕一案的档案不见了(从网上一些论坛里看到,有人声称在《乾隆起居注》里有记载说乾隆皇帝“曾下令毁去有关袁崇焕的不利记载”。笔者不知其真假,自然不能妄加评论。可最近又听说声称者在其博客里已承认将某网友“编造”的东西,“引用”到了自己的某小说中,甚至为此“抱怨”某网友。笔者同样不知其真假,但因为据说某小说是“作者以史料为依据”、“比某些所谓史学家作的史书,更合实际”、甚至已经“成了那么多人眼中真实历史”,所以特别希望:一,所谓乾隆皇帝毁档案的事千万不要在“编造”之列;二,由声称者明确给出其出处,以免读者误入岐途,误认为是声称者自己也在“编造”、或者又“引用”了什么什么网友“编造”的东西。果能如此,也F将更利于对袁案有兴趣的人们进一步的研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