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6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01-19 02:10:24

关于可能到来的粮荒

在某天,人们准备像“平常”一样买粮食,但是突然买不到了,所以人们就要高价去找粮食。 结果,粮食价格开始暴涨,甚至开始出现明显的短缺状态,这时候“粮荒”就到来了。 从2010年10月底左右,我开始在小范围内讨论2011年4、5月份可能发生的粮荒问题。当时,我的思考假设是:1、粮储没有粮,也就是过去的粮食不够;2、农民种地少,未来的粮食减产因素;3、可能发生的旱灾,未来的粮食减产。 今天看来,这些思考假设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粮荒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而且,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其实已经相当严重,到时候粮荒的严重程度可能也会超出绝大多数人的预期。 也就是说,如果粮荒真的发生,可能不仅仅是价格上涨甚至暴涨的问题。 考虑到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6亿(2009年6月社科院数据),而且还有大量在城市打工的农民以及失地的农民,这些人中大多数的家中存粮都很少。 一旦粮荒开始,恐慌的城乡军民进行集中抢购,就会直接导致很多人买不到粮食。

在可能导致粮荒的三方面问题背后,是国家思维小农化和小农思维国家化的对比。小农们的智商和知识越来越高,而国家则更短视和唯利是图,于是形成了明显的“中国特色”粮食问题。 在国际粮食市场,投资基金看到中国的粮食问题和潜在缺口,在中国持续买粮的同时,按照中国进口数量的多少,大幅拉高大豆、玉米、小麦的价格。 当然,国际粮价上涨还不是很大的问题,粮价上涨还意味着能够买到粮食。 大问题是粮食没有了价格,没有了价格就意味着可能买不到粮食。 假如中国在目前巨量粮食进口情况下,还加大粮食进口力度,可能导致国际粮食市场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也就是,世界上可供出口的余粮难以填满海量的“中国胃”,于是粮食形成从有价向无价的转变。美国、加拿大、澳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开始为了自保,像俄罗斯那样限制粮食的出口,优先保障对本国和盟国的粮食供应,那么中国的粮食问题就无法解决了。 那么,是否形成“质变”的局面,主要在于:一方面与世界粮食生产状况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就是主要的问题,中国的粮食到底有多大的缺口。 如果中国粮食缺口大于世界粮食供给能力,那么“粮荒”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而是有人挨饿的明显短缺问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