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08 00:25:14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小农企业老板阶层的“兴起”,反映出中国社会文化的关键转变。 从1980年代到200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氛围从“大工业”文化向“小农文化”转变。 在1980年代,社会思想逐渐开放,人们开始培养多种爱好。 比如,围棋开始兴盛,很多人都在学围棋。 无数年轻人拿起吉他,开始学弹唱。 在北京也开始形成摇滚的文化基础,并且形成比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从1990年开始,社会思想逐渐变得封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逐渐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随着日益强调物质,人们也越来越对文化不感兴趣。 在1980年代,家长因为工作顾不上孩子,很多孩子靠自己的兴趣,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 而2000年之后,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全面插手孩子的所有生活。 家长们出于功利的角度,让孩子学围棋、学音乐、学舞蹈、学画画。 因为从家长来说,孩子学什么在于“有没有用”,孩子的兴趣爱好已经被放到最次要的角度。 从教育思想方面,为什么应该从支持孩子兴趣爱好的角度,支持孩子进行学习,而不是以功利的角度要求孩子学习? 因为从孩子的角度,只有出于兴趣爱好,孩子才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让整个学习过程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孩子才能够“学进去”,学习成效快。 而且,很多孩子根据兴趣学习,并没有掌握具体的技能。 尤其是一些“爱好广泛”的孩子,往往是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 从很多家长的角度,按照兴趣学习的孩子,和功利性学习的孩子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 比如,让孩子自己学习、自己玩的话,孩子总在想、学习一些“没用”的。 学了半天,也学不出来什么。 而如果按照功利性学习的方式,孩子学了之后,起码能够掌握一到两项“技能”。 等孩子大学毕业后,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掌握一两项“技能”的孩子容易找到工作,能够通过工作赚钱。 与之相对比,很多以兴趣为导向学习的人,到了大学毕业之后,往往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因为,这些人往往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找工作的难度似乎大很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