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5节

热门小说推荐

陷入流言的主角都爱写一篇大意为“流言止于智者”的自白文章,雾样的忧伤没有逃过这个魔咒,当天便发了一个《致某君》的贴子,宣称口舌难争,坚壁勿战,那些可笑复可怜的无聊攻击,一律象不良网站一样加以屏蔽,或者象垃圾广告一样置之不理。雾样的忧伤擅长散文诗,这篇本该的说明文过多抒情,过于高调,惹了众怒。或者“众怒”本就存在,----每一位参赛的作者都带着一股运动员的进取心和文人的高傲,不说区区一个网文比赛,便是鲁奖茅奖,也不应该这样草率对待他们的投稿,咦,加精推荐都没有,认为自己明珠暗投,遇人不淑,别有幽愁暗恨生。象一直盘旋在每个作者头顶的战斗机群,现在找到了轰炸的目标。不到一小时,这一群天涯沦落人落笔如飞,不,挥键如飞,《致某女》《像雾像风又像雨》《谁的心不曾柔软》《雾样的忧伤还是干瘪的哀嚎》诸如此类的文章接踵发到了论坛。多数操练孔老夫子皮里阳秋的春秋笔法,阴阳怪气地打些自鸣得意的隐语,既怕别人不懂,又怕别人一看就懂,这是典型的文人勾当,如同半掩门的寡妇。有的使用几十年前的斗争招数,文章中充斥着标语口号高帽子,严肃认真得象是法庭上的起诉书。有的气壮山河,慷慨激昂,誓与不正之风为敌,大丈夫宁死阵前不死阵后。有的摆出一副慈祥面孔,苦口婆心地唠叨劝教,不象是在论战,倒象是变着法子调情。琴高看得兴味盎然,心想世风不古,这些古时所谓的士与女人为难,哪里还有半分骑士和绅士的风度。又想文学这东西不比武术,不服可以上门单挑,三拳两脚就可以分出高下,所以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再加网络,状况翻上一倍,这种不见面的安全争执是最没结果的,不过是大战三百合各自回家医肚饿。

日期:2011-03-19 01:51:40

陷入流言的主角都爱写一篇大意为“流言止于智者”的自白文章,雾样的忧伤没有逃过这个魔咒,当天便发了一个《致某君》的贴子,宣称口舌难争,坚壁勿战,那些可笑复可怜的无聊攻击,一律象不良网站一样加以屏蔽,或者象垃圾广告一样置之不理。雾样的忧伤擅长散文诗,这篇本该的说明文被她写得哀婉动人,触目惊心,如以毒投水,《致某女》《像雾像风又像雨》《谁的心不曾柔软》《雾样的忧伤还是干瘪的哀嚎》诸如此类的文章如鱼浮水接踵而出。有的操练孔老夫子皮里阳秋的春秋笔法,阴阳怪气地打些自鸣得意的隐语,既怕别人不懂,又怕别人一看就懂,这是典型的文人勾当,如同半掩门的寡妇。有的使用几十年前的斗争招数,文章中充斥着标语口号高帽子,严肃认真得象是法庭上的起诉书,慷慨激昂如同电影中的英雄。除了吃饭睡觉,任何一件小事国人的传统都是不会意见统一,有人挥砖,自然也有人鼓掌。旁征博引的,从雾样的忧伤的文章延伸到女性写作,进而上升到整个文学和时代,既是在声援,也是在顾盼生辉地显示渊博与睿智。有摆出一副慈祥面孔,苦口婆心地唠叨劝教,不象是在论战,倒象是变着法子调情。琴高看得兴味盎然,大长见识。文学这东西不比武术,不服可以上门单挑,三拳两脚分出高下,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遭遇网络,状况翻上一倍,这种不见面的安全争执是最没结果的,不过是大战三百合各自回家医肚饿。稍觉意外地是雾样的忧伤立刻做出反应,或者说是反击。如同刚刚宣布退役的运动员马上复出,言而无信本就是她们的特权。

日期:2011-03-22 02:20:02

这一次,雾样的忧伤展现了惊人的认真细致态度,针对每一个贴子,都做出相应回复,靡论巨细,无论臧否。批评的,逐字逐条反驳,赞扬的,不吝啬地加倍回赠吹捧,洋洋洒洒,下笔千言。一开始琴高着实佩服,这个女人不寻常。后来醒悟过来,风格明显不一致,很多是截然相反的豪放派,应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雾样的忧伤枪手不少。琴高更加佩服:这个女人不寻常。起初他替许小姐担心,现在转而为姜总经理捏一把汗。看着她的贴子象水漫金山似地淹没论坛,琴高又为征文忐忑。打电话向姜明广请示,姜总经理哈哈大笑,指示琴高不用理,只要不违反法律,不建反论坛管理,随便他们怎么玩。几十年前神圣崇高,一本正经的文人们也只能严肃地嘀咕一句文责自负,何况现在的网络征文。上司发话,琴高乐得解脱,放心地随他们折腾,忧伤也罢,骂战也罢,于已不过是一份工作。每天的来稿依然还有几十上百篇,网络时代的写作就象正在流行的电视选秀,门槛降低,参与者众,或者根本就没有门槛,连不会打字的人都可以使用手写板,写作成了最简单的事,记录情绪起伏算是抒情散文,发几句牢骚可充杂文,流水帐的记事自然便是小说了。人人把作家当成了第二职业。武警战士希望文武双全,商人附庸风雅,官员借此显示自己人性未泯,年老的可圆旧梦,年轻的,顾忌本少,一看别人都写,啊,这就是写作,我也会打字,彼可取而代之,最后,写作变成没有特长又冒充知识分子的唯一廉价途径。突然之间,象雨后的杂草,遍地都是网络作家,集中的程度只有传销能够相提并论,成为最滥网络作家的竞争比成为最好作家要残酷十倍百倍。但是无论如何,半路出家的人,业余的,真正弄起文字来,确实差那么点味儿,好比腌菜没腌够时辰,就外面挂点调料味儿。琴高每天就跟这些腻味的东西交道,姜明广每天都要求加班,恨不得把琴高变成陀螺,停不下来。琴高恨不得把自己变成同事的电脑,一下班就彻底关机。但是面对姜明广的恩威并施,----鉴于征文大赛如此火暴,姜明广已经暗示,大赛后,将考虑提拔琴高为公司副总经理。琴高不得不打起精神支差,这工作看架式象重感冒一样十天半月不会减轻。元旦前一天,琴高点开一首《致桃木》的诗,略感奇怪,古往今来桃花诗不少,写桃木的似乎还少见。

劈开。粗壮、遒劲

的骨骼

与骨骼,盘错深处

漆黑金属浇铸的节疤

那哽咽时间

的凝视:不断隆起

一个个,袖珍的巨轮

在歌颂循环,循环

复制历史回忆

与个人经验的漩涡

一如先于精神的征兆

光,只能在更高

锻打的光中

寻找那可能

拯救的苦难与意义

刺向锋利枝条之上

决堤花蕊的寒流

颤抖血液,银白色

爆破大地欲念的箭簇

将永恒弹奏,你呛人

的睫毛和炭火

只信仰,自我心路

点燃的每一根直线

都指示出,灰烬的眼中

自由穿行宇宙速度的风云

读到开篇并列的三个词,就象三颗齐射出的子丨弹丨,琴高吓了一跳。读完第一节,再体会一下那一句“漆黑金属浇铸的节疤”,琴高觉得这应该是一首好诗。读第二节,第一二行就击中了琴高,他可以肯定了,这是一首非常漂亮而有力的短诗。他停了下来,慢慢回味这两行,没有着急读下去。他知道后面肯定同样精彩,就象一支伟大的足球队,看完上半场的发挥就可以自信地宣告胜利。他觉得有些震撼,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么多天这么多平庸的文字突然见到这样锋利有力的句子,这种奇异的程度就像在撒哈拉大漠的中心见到一只企鹅。大学的时候,象所有的年轻人一样,琴高也有过少年维特的烦恼,也读过朦胧诗,喜欢过席慕容和一位姓汪姓诗人,现在回想,就象林黛玉说的那一句: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琴高想,这诗应该得头奖。

日期:2011-03-23 05:29:33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