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从《难经》的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解剖技术已经颇有水平了,虽然学过现代解剖的人会说这些东西和现代解剖学不能相提并论,但这些内容是两千年前的成果,显然是经过实际测量后记载而成的。当看过一千多年后清朝人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后面将有专门的介绍)后,我们就会更加肯定当时的解剖技术(此后关于尸体解剖的记载要等到南北朝的宋朝才会再次出现)。随着封建社会的完善,关于解剖学知识的记载越来越少,可能是因为人们对殡葬越来越重视,医生解剖尸体被视为对死者的大不敬,要得到用于解剖的尸体,就只能等处决谋逆这样十恶不赦的重犯的时候才有机会。在解剖尸体被禁止后,如果还想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历代医家可能只有从“内、难诸经”中去找了,这很可能也就是历代医家如此重视这两本书的真正原因。

就是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第一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也问世了。这部书的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不详,但肯定是受到了《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故将药品分成酸、苦、甘、辛、咸五味,而且将药物分别归经。书中人为的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并以朝中的君臣地位为例,来表明其主次关系和配伍的法则,明显是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其中上品收录药物120种为君,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据称还会清身延命;中品120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其实被收录入上品的药物中也多有不宜久服之品,下品中疗效突出的品种却比比皆是。由于《神农本草经》在中药界中的地位无以伦比,所以这种分类方法几乎被认为是古代中药唯一的分类方法。其实当时很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别的分类方法,例如已迭失的《吴普本草》很可能就是按自然属性分类法分类的药物学专著(吴普即华佗的徒弟,从一些其他的书籍中还能看到《吴普本草》的概貌)。后世本草沿用这种分类方法已成为传统,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虽然将自然属性分类法结合入三品分类法之中,但直到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出版才将这个传统彻底打破。《神农本草经》至少是当时药学家们对此前中药学一个流派的总结,为后世的医生们提供了药学指导,尤其对《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