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美7师主力的登船在继续。到12月21日,美7师主力登船完毕,向釜山撤去。这样,留在兴南滩头阵地的联合国军就只剩美3师和少部分美军炮兵部队了。美3师收缩至兴南市区外围,形成了撤离前的最后一道防线。12月22日,美10军炮兵部队撤离完毕(美3师的炮兵除外),美3师的非战斗单位开始登船。同时,美3师的三个步兵团和炮兵部队则继续确保着兴南市区。12月23日,中朝军队向兴南发起猛攻,但依旧被联合国军的海陆空立体火力完全压制,无法取得突破。到12月24日早上,美3师非战斗部队登船完毕,美3师的战斗部队离开防线,在舰炮空中力量的掩护下向港口走去,进入运输船。在撤离防线以前,美3师炮兵进行了疯狂射击,漫无目的地打光了所有炮弹。中午时分,除防卫港口的第10营和七个步兵排外,美3师的全部人员都登船完毕,少量滞留在兴南的难民也全部上船。与此同时,兴南港内的联合国军军舰对距港口2400米以内的区域(除港口外)进行了毁灭性的炮击。在乾坤似乎都为之颠倒的炮声里,阿尔蒙德在港口上进行了最后一圈视察,随即也进入船内。随后,美第10工兵营开始销毁港口上大批来不及运走的弹药和补给物资。港口之上,爆炸不断,浓烟滚滚。在上船以前,美军工兵引爆了400吨高爆丨炸丨药和500枚一千磅丨炸丨弹。随后,美工兵10营和最后撤离的七个步兵排登船。1950年12月24日下午2时36分,联合国军舰队驶离兴南港。在舰队身后,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整个兴南已在爆炸和大火中化为灰烬。兴南港上,刚刚被美军工兵引爆的大批丨炸丨药猛烈地爆炸,形成了数百米高的蘑菇云,其情景宛如原子丨弹丨袭击。这样,在兴南港上的蘑菇云的映衬下,最后一支在北朝鲜的联合国军撤离了北朝鲜,向釜山而去。联合国军的饮马鸭绿江之梦至此彻底破灭。
兴南大撤退,联合国军一共后送兵员105000人、车辆17500辆、物资35万吨、朝鲜难民98100人。此次撤退基本撤出了美10军和南朝鲜第1军的主力。这些兵力在联合国军以后的战斗中起到了异常关键的作用。从12月27日至联合国军撤离兴南期间,东线联合国军各部战斗伤亡一共为(包括美陆战1师的战斗伤亡):战死705人,负伤3251人,失踪4862人。合计8818人。
12月25日是圣诞节。这天晚上,已到达南朝鲜的美陆战1师官兵享用了丰盛的圣诞晚餐。在师部,史密斯师长召集起手下的军官们痛饮一醉。营地里,普通的陆战队员们则在开心地大嚼火鸡,狂饮啤酒——现在,他们已经离开了恶梦般的长津湖。他们不用担心能冻死人的严寒和潮水般的中国大军了。同日,中国第27军进入一片废墟的兴南。饱受饥饿和寒冷折磨的中国军人进城后,立刻四散开来寻找被联合国军遗漏、没有销毁的食物,却几乎什么也没找到。最后,他们还是在一个仓库中找到了一点东西:许多美国产的番茄酱。中国军人们从没见过这洋玩意,但还是把这些酸酸的、略带怪味的红色东西大口地吃了下去——他们实在是太饿了。
这样,第二次战役的东线作战就结束了。此次作战,中国第9兵团投入了12个师的大军。其中,有10个师被配置于长津湖方向,有9个师参加了对美陆战队和美7师31团战斗支队的围攻。在这次惨烈的鏖战中,中国第9兵团减员约50000人。其中,战斗伤亡至少在1.9万人以上(战死数量一直有争议,有7300人之说,也有1.5万人之说,甚至还有美方夸张的估计:2.5万人。综合中国第9兵团在长津湖畔与美陆战1师的历次战斗中的伤亡情况和损失较重的中国第58师的情况来看,中国军队在长津湖之战中的阵亡数量应在7300到15000人之间),非战斗减员则超过3万人。这3万名非战斗减员中,绝大部分都是冻死冻伤者。其中,直接冻死者有1000人,严重冻伤而死者达3000人。综上所述,在美军猛烈的火力和难以想象的严寒之下,中国第9兵团蒙受了极大的损失。
综观长津湖之战,中美两军都各自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也都有一定的失败:中国第9兵团成功地将东线联合国军赶出了北朝鲜,但却远远没有达成歼灭美陆战1师,乃至全歼美10军和南朝鲜第1军的目标,反而自身损失严重;美陆战1师虽然没有按照原计划在武坪里和美第8集团军会师,但却粉碎了中国军队的围攻,从长津湖畔一连后撤100多公里,退到兴南。此战,中国第9兵团不重视后勤,导致来自中国南方的9兵团官兵大批地冻死冻伤。此外,9兵团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集中十个师的力量就一定能消灭精锐的美陆战1师,结果非但没有将其歼灭,自身反倒有九个师被打残。这表明,火力薄弱的中国军队即使有五倍于敌的兵力,也不具备歼灭美陆战1师的能力。在长隘路诸环形阵地的攻防战中,美陆战队以其密不透风的火力配置给中国军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之后,在美陆战队沿长隘路进行的撤退战中,美陆战队完美的地空配合和火力压制又使其地面部队得以从容撤退,并没有重蹈西线美2师“死亡公路”之战的覆辙。总之,美陆战1师通过其强大的火力给中国第9兵团上了一堂现代军事启蒙课。另外,美陆战1师自身顽强的战斗意志也是保证该师能够全身而退的关键——如果被围的部队换成相对较弱的美7师或美3师,他们可能早就被消灭了。美7师31团战斗支队在新兴里的惨状就是最好的明证。
长津湖之战中,还有一点非常值得人们的重视,那就是双方中下层官兵在战斗中极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下,双方中下层官兵都充分地表现出了毫不畏惧的战斗勇气和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长津湖之战,是两批钢铁般的军人的较量。无论是中国第9兵团的战士,还是美国海军的中下层陆战队员,他们于1950年冬天在长津湖畔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都非常值得人们尊敬——这种精神已跨越了民族的界限。它是人类勇气的体现,也是全人类应当永远铭记的骄傲。
尾声 沃克之死——不是结尾的尾声
1950年12月23日,当东线联合国军的兴南大撤退即将结束时,西线的美第8集团军已经全线退入三八线防线,即“B线”。由于部队的后撤,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也随之迁到了南朝鲜首都汉城。这天上午,两辆橄榄色的美军吉普车在寒风中从汉城驶出,向汉城以北约22公里的议政府疾驰而去。
两辆吉普车一前一后,各架着一挺重机枪,并配有一个机枪手。其中,前面的一辆里则除机枪手外还坐了三个美军。这三个人中,开车的叫乔治•贝尔顿,是个中士,酷爱“飞车”;坐在后排上的叫乔•泰纳,是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的副官;坐在司机边上的则是个看上去很干练的胖老头,身上穿着中将制服,腿上还裹着件罩衣——他是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
这一天一大早,沃克刚在汉城开完战术情况通报会就坐上了北上的吉普——他要去给英27旅和美24师的有功官兵举行授勋仪式。仪式将在美9军军部所在地议政府举行。在那里,将接受沃克授勋的一批官兵中有一个美24师的中尉,名叫萨姆•沃克。他是沃克的儿子,即将接受他的父亲亲手授予的银星勋章。
汉城以北的公路上,天寒地冻。路面很滑,上面结了一层冰。然而,司机贝尔顿中士却仍在展示着他的车技,把车开得像飞一样。后排的泰纳副官有些担心,怕这么开车难保不出事。他想让司机慢点开,却被坐在前面的沃克将军制止了。贝尔顿是沃克的老司机了。以前,贝尔顿也总喜欢飞车,可什么事都没出过。沃克对贝尔顿的驾驶技术绝对放心。
上午11点,两辆吉普车已开到距议政府仅3公里处。在这里,一支辆南朝鲜第6师的运输卡车迎面驶来。路面上,还有一辆英27旅的故障卡车停着,塞住了半条道路。那辆南朝鲜卡车想绕过故障的英军卡车,于是猛地向右一转。谁料南朝鲜卡车用力过猛,竟直直地向沃克的座车迎面撞去。贝尔顿司机躲闪不及,南朝鲜卡车的保险杠狠狠地击在沃克的座车上。整个吉普车一下子被撞得滑出路面,翻下公路,把贝尔顿司机、泰纳副官和机枪手都甩了出去。贝尔顿和机枪手都没什么事,一下子就爬了起来。泰纳副官摔断了右腿,大声呼救,被贝尔顿和机枪手拉了起来。然而,被甩出来的人中没有沃克将军。沃克还困在车里。
在贝尔顿和机枪手的搀扶下,泰纳一瘸一拐地走到翻倒的吉普车边,发现沃克正满脸是血地躺在车里:沃克腿上的罩衣把他卡在了里面。车窗玻璃被摔碎了,碎玻璃片乱七八糟地卡进沃克将军的脑袋。沃克的脖子被车重重地压着,大概已经断了。泰纳把了把沃克将军的脉,又看了看沃克的瞳孔。一瞬间他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曾指挥过釜山防御圈之战和清川江战役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中将已经死了,享年60岁。
后面的那辆吉普车在路面上停下来。车上的士兵从车里钻出,把翻倒在路边的沃克座车掀起,拉出了沃克的遗体。接着,他们抬着死去的沃克将军和受伤的泰纳副官来到路边,叫住一辆路过的美军卡车,把这两个死伤者放进了卡车后厢。美9军军长库尔特随即闻讯赶到事故现场,进行了查看。随后,库尔特前往议政府,向正在吃午饭,还在等待着父亲前来授勋的萨姆•沃克中尉通知了此事。萨姆•沃克得知父亲的死讯之后,失声痛哭。
对沃克的死,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也异常难过。李承晚狂暴地下令立刻处决撞死沃克的南朝鲜司机。最后,在美军顾问的劝说下,李承晚放弃了处决司机的念头,但还是给司机判了个三年有期徒刑。
12月23日夜,汉城异常寒冷。沃克的尸棺被安放在汉城大学的礼堂内,在6根明亮蜡烛的陪伴下由美军哨兵看守。次日,他的遗体将首先被运到日本横滨作短暂停留,以供他的夫人探视。随后,沃克中将的遗体会被运往华盛顿,回到他的祖国。与此同时,美1军军长米尔本被暂时任命为美第8集团军代理司令,直到新的集团军司令到来。
即使官高如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也依然不能避免成为这场残酷战争的牺牲品。
对沃克之死,北朝鲜人的记载倒是充分发挥了其民族的传统美德:“(沃克)被我英雄的游击队员击毙。”
当沃克的遗体被安放在汉城大学的礼堂里孤独地度过漫漫寒夜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55岁的美陆军副参谋长马修•李奇微中将正在家中和一个朋友吃饭。老友在餐桌相聚,自然免不了一番豪饮。由于圣诞节快到了,两个人喝得很高兴。这时,美陆军参谋长克林斯将军却打来电话,破坏了这欢乐的气氛。电话里,克林斯对李奇微说:“马修,沃克死了。”李奇微立即被召到五角大楼。在那里,李奇微被告之:他已被任命为美第8集团军的新司令,要即刻飞往日本东京麦克阿瑟处报到。
李奇微回家收拾了行李、写了遗嘱。接着,他吻别了妻儿,带上一家三口的照片离开温暖的家,登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
朝鲜战争的一个新阶段到来了。
《梦断鸭绿江》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