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1-9 9:51:36
把帝王的秘籍掀开——解读《周易》(161)
57、巽
(原文)(卦辞):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爻辞):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九三:频巽,吝。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译文)(卦辞) :信息的传播,对国家的繁荣昌盛将起到小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协调民众,从而营建一个安居乐业的理想政治环境。政令的制定、传播和落实利于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支持。
(爻辞): 初六():对政令的推行,利于有军人般正确的认识:坚决服从和迅速地完成。
九二():不在君位时发布政令,需要借用史官所掌握的对先人事迹的解释权和巫觋所掌握的神权来解决纷争,从而使民众顺从。如此就可以取得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样做没有过错。
九三():频繁地更改政令,将会丧失政令的严肃性,并使人无所适从,从而留下悔恨。
六四():为了不让其制定的政策留下遗憾,在制定政策时就要遵守‘田猎有三驱之制’的规则,充分考虑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的权力。
九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就不会发生使人感到悔恨的事,也就没有什么不利。即使是在开始时发生了某些混乱,也会得到很圆满的解决,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结局。
上九():不在君位时发布政令,需要使用较多的钱财来收买人心。如果鲁莽地以武力推行其主张,要认识到将产生的不良后果。
(注释):巽卦卦辞:“: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巽卦卦画。由震卦卦画“”演变而来。经过了六个变化过程,即由震卦变为初六爻的豫卦“”;再变为九二爻的解卦“”;九三爻的恒卦“”;六四爻的升卦“”;九五爻的井卦“”;上九爻的巽卦“”。巽卦卦画是巽卦完成六爻变化后的上九爻爻形。
“巽”:毛公鼎写作“”。伊簋写作“”。《说文》写作“”。巽字的字形变化较大,并且由左右经构变为上下结构,其含义也因此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毛公鼎的“”字左边为“”,上象二支长羽毛,下为“口”字,意思为头戴王冠的君王发号司令。右边为“”,象头戴官帽、双手交叉于胸的官员听命。伊簋的“”字仍然是左右结构,只是左边为“”,突出了象征王权的长羽毛,下面的口字省略为“-”字。而右边的“”即命字的古文“”的变形(古文即)。这两个字的本义均为君王发令、百官听命。《说文》古文写作“”,由左右结构变为上下结构。上象长跪的两人,下为作基垫之用的床具。《说文》:“巽,具也。”认为巽字的本义为官员依次而跪,等候君王上朝的准备工作已经具备。《说文》的解释及巽字的变化突出了听命者的顺从,而忽视了君王发令、百字听命的本义。《广雅•释诂一》:“巽,顺也。”《字汇•已部》:“巽,卑也。”就均是与《说文》的解释一样释其引申义。这里用本义,指命令或信息的传播。
商旅活动的开展,必然会随之带动异地之间的信息传播,故在旅卦后接巽卦。作者以此为题讲述政令的传播问题。
巽卦卦辞大意为:“信息的传播,对国家的繁荣昌盛将起到小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协调民众,从而营建一个安居乐业的理想政治环境。政令的制定、传播和落实利于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支持。”
“小亨”就是小的亨通。为什么是“小亨”而不是“大亨”呢?因为信息的传播只是一个中间环节,与制定政策和落实政策相比较而言要容易一些,所以称为“小”。“利有攸往。”就是利于有一个安居乐业的去处。这是进一步解释有什么“小亨”的。信息的传播有利于增进上下之间的了解和协调,当然也就“有攸往”。“利见大人”的意思是利于见到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一个“利”字与“利有攸往”的“利”字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前一个“利”字是说“巽”将有利于获得这种结果,而这个“利”字是说如此条件下将有利于“巽”的顺利完成,是说政令的传播应当由才德兼备的人来实施。如果让“小人”来实施就不利了,就可能会误事。
初六爻爻辞:“进退,利武人之贞。”
“进退”:前进与后退。这是形象地说明人们对政令的落实,因为政令的推行无非是为了协调人们的行为,也就是为了使大家步调一致地前进或后退。为什么说是针对政令而言的呢?因为这是“巽”卦的主题。
“利武人之贞。”:利于有军人一般正确的认识。“武人”就是习武的人、以使用武力为生的人,也就是军人。“武人”有什么正确的认识呢?那就是在“进退”的问题上一是坚决服从;二是迅速完成。服从是因为军人具有严明的纪律,迅猛是因为军人具有刚毅的决心和力量。以此,初六爻爻辞可译为:
“对政令的推行,利于有军人般正确的认识:坚决服从和迅速地完成。”
初六爻爻象为“”,豫卦卦象。豫字的本义为大象。大象的步伐坚定而稳定,故有此爻爻辞。
九二爻爻辞:“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床”:《说文》:“床,安身之坐者。”林义光《文源》:“考爿并有床象,实即床之古文。”《释名•释床帐》:“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床字从爿,从木。“爿”:《段注说文》:“爿,反片为爿,读若墙。”爿、片本为一字,本义为木板,合木板则为床。《通俗文》:“床,三尺五曰榻板,独坐曰枰,八尺曰床。”供坐、卧之用的这种木板通称为床榻。古代的床有坐、卧两种功用,所以床的本义为供人坐、卧的器具,而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专用于睡觉的地方。过去皇帝上台登基称为“坐床”,就是用其宝座之义,千万不要理解成坐在床上不睡觉。这里也是用其义,象征君王的政权。剥卦初六爻爻辞的“剥床以足”、六二爻爻辞的“剥床以辨”、六四爻爻辞的“剥床以肤”中的“床”字也均是用其义,象征政权的宝座。
“史”:《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古文史、事、吏本为一字,均指王者身边担任星历、记事的文职官员。这些官员也自然地成为君王的助手。《周礼•天官•序官》:“府,六人;史,十有二人。”郑玄注:“史,掌书者,凡府吏,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太宰下属各官凡有府者皆有史二至八人,共一百二十六。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记录历史和正常的日月星象等,也以历史和星象等事件为依据给君王提供处理政事的意见,是古代政权机构的智囊团。因为他们在记录历史时要力求客观公正,所以“史”字从又持中。“又”字就是手。“中”字象征公正之笔。
“巫”:《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舞,古文巫。”“灵巫以玉事神。”甲骨文巫字的准确含义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巫是古人认为能以天地鬼神的意志相通的人,是可以沟通人与鬼神关系的人。每当人类发生重大灾难时,古人常请巫通过舞蹈的方式请鬼神免除其灾难。当人们采取重大行动时,也常请巫以鬼神沟通,以求得到鬼神的许可。
“纷”:《广雅•释诂三》:“纷,乱也。”本义为以刀分开缠在一起的乱丝,快刀斩乱麻之义。引申为刀尾韬、旌旗上的飘带、扰乱、变乱、杂乱、多、纠纷等义。这里用引申义。
“若”:顺从。
九二爻爻辞大意为:“不在君位时发布政令,需要借用史官所掌握的对先人事迹的解释权和巫觋所掌握的神权来解决纷争,从而使民众顺从。如此就可以取得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样做没有过错。”
“巽在床下”就是处于在野状态下发布政令。在此状态下发布政令应当说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但也不是绝对的行不通,这个变通办法就是“用史、巫纷若”:借用史官所扮演的祖宗的代言人和巫觋所扮演的鬼神的代言人的权威来解决纠纷。也就是以死人压活人,拉大旗作虎皮。这也是周文王等周族的早期领导人所惯用的伎俩,姜太公的渭河钓鱼、修灵台,周公的两个求神以身代王的动人故事均是“用史、巫纷若”的例子,对于他们而言,其处境正是“巽在床下”:还没有掌握国家政权。因为当时的周文王只不过是商王的一个普通臣子,而周公也不过是一个强打恶要得来的摄政王。
九二爻爻象为“”,解卦卦象。解有解释、缓解等义,故有此“用史、巫纷若”的缓解纷争的爻辞。
九三爻爻辞:“频巽,吝。”
“频”:屡次、连续。“频巽”就是频繁地下达政令。频繁地下达政令说明其政策缺乏前瞻性和准确性。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既会使下令者的信誉丧失,又往往使执行者无所适从,从而造成混乱,所以作者做出了“吝”的告诫:将会造成悔恨。
九三爻爻辞大意为:“频繁地更改政令,将会丧失政令的严肃性,并使人无所适从,从而留下悔恨。”
九三爻爻象为“”,恒卦卦象。恒就是恒定不变的意思,故有此爻辞。
六四爻爻辞:“悔亡,田获三品。”
“田”:本义为开荒耕种的土地,引申为耕种田地等义,同时古代也将打猎活动称为田。这里用打猎之义。
“品”:种类、物品。
“悔亡”:悔恨消亡。
“田获三品”:打猎时只获取三面的猎物。这句话源于古人的“田猎有三驱之制”。古人规定打猎时只能围网三面,要开一面之网放生部分猎物,以利于来年的繁殖。作者以这种制度来比喻为王者在制定国家法规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民生的问题。这句爻辞的“田获三品”是因,“悔亡”是果,是说为政要遵守“田获三品”的制度和原则,才能“悔亡”。以此,六四爻爻辞大意为:
“为了不让其制定的政策留下使人感到遗憾的悔恨,在制定政策时就要遵守‘田猎有三驱之制’的规则,充分考虑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的权力。”
这句爻辞与比卦九五爻爻辞的“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的含义相似,对其理解可参照其注释。
六四爻爻象为“”,升卦卦象。升就是升高之义,“悔亡”正是提高自己行为准则之义,故有此爻辞。
九五爻爻辞:“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庚”:《说文》:“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庚承己,象人脐。”庚是天干的第七位。天干是古人为了用于记时而发明的十个名称: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轮换一周为一旬,以甲为始,以癸为终。“先庚三日”就是庚日之前三天,为丁、戊、己,缺甲,因此是无初的意思。“后庚三日”就是庚日之后三天,为辛、壬、癸,正好是一旬的终结,所以是有终的意思。“先庚三日,后庚三日”是进一步解释“无初有终”的含义的。这句话的写法与蛊卦卦辞中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的写法相同,只不过含义有异。“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的含义是有终结,然后有开始。理解这句爻辞可参照蛊卦辞的注释。
九五爻爻辞大意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就不会发生使人感到悔恨的事,也就没有什么不利。即使是在开始时发生了某些混乱,也会得到很圆满的解决,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结局。”
“无初有终”并不是说不种豆就可以得豆,不种瓜就可以得瓜,而是说没有一个好的开端,而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无”和“有”都是针对好的局面而言的。
九五爻爻象为“”,井卦卦象。井是井田制的象征,代表了国家的法律和秩序,代表了井井有条的社会制度和结构,故有此爻辞。
上九爻爻辞:“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资”:货物、钱财的总称。
“斧”:本为砍物劈柴的工具,在古代往往作为兵器使用,也是一种主要刑具,还可以作动词用,相当于“用斧砍”、“使用武力”等。这里作动词用。
“巽在床下”就是不在君位而下达政令。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正是因为其缺乏君权的支持,所以要“丧其资”:丧失自己的资金。“其”在此作反身代词用,指自己。丧失的资金是用于收买人心了。这句话实际上是说在地位不正的情况下,要学会利用小恩小惠拉拢关系,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如果不这样做行不行呢?“斧,贞凶。”:如果仅仅依靠武力的手段来强行推行自己的主张,要认识到将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这句话是反过来说为什么要“丧其资”。以此,上九爻爻辞大意为:
“不在君位时发布政令,需要使用较多的钱财来收买人心。如果鲁莽地以武力推行其主张,要认识到将产生的不良后果。”
这句爻辞与上一卦旅卦九四爻“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的爻辞有共通之处,可以相互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