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Ⅱ 视觉 论文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艺术微妙地存在于

真与非真之间……是非真,

又不是非真;是真,又不是真。

——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5)

在文乐剧中,剧本首先是作为一件有形的物体:一个文本。而文本是神圣的,即,具有生发力。因此,每次表演都以一段庄严的仪式开始:第一诵读人取出剧本,向它鞠躬致敬,然后将剧本置于矮桌上,开始诵读。文乐表演通过增加并转移戏剧感伤力的来源,而超越了表演者的存在。

剧本被表演出来,或者说,被背诵出来,也即,被朗读出来。一种叫做shamisen的弦乐器所奏出的音乐使剧本(或高诵,或歌颂,或吟唱,或哀诉)得到了烘托与加强。同时表演的还有一些半人或三分之二人高、表情极其丰富的木偶。表演在舞台正中,面对观众进行:人物们——木偶及其操作者——在一个宽敞的矩形空间中活动。而朗诵台词和演奏音乐的人——坐在舞台右侧讲台后的一个或多个诵读人以及乐师——则同样在表演。对白不是“次要的”,如在某些叙事电影中那样,而是偏离中心的——被转移,被赋予了表达上和形体上的自主权。

这种戏剧形式具有情绪的双重转移、双重标度,形体与情绪的双重姿态。在舞台正中,表演的首要原则是一种克制。角色——木偶,而非真人——是沉默无言的;操纵木偶的人是无动于衷,无所不在的。而文乐的诵读人——他们不仅(从观众的角度看来)偏离中心,更是端坐不动——却担负着最重要的表现工作。大多数剧本包括叙述、评论和对白,辞章华丽,感情丰沛,叙述抑扬顿挫,渐次转入长时间而强烈的呜咽和喘息。诵读人代表木偶表演,这是文乐剧的一种手段,藉此分离——割裂、阐释、超越、强化——所谓的表演。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