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是这位老兄也在仁安羌落难了,被日军围困的这7000人中就有他,最高职位是大将
为什么盟军高层这般急,原来有他在这。如果他被日军抓了,会轰动全世界,英军也丢不起这人,因他的缘故,会影响到整个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日本人也会拿他大做文章。
幸运的是,日军不知道仁安羌有这条大鱼,否则,会投入更多的兵力,早点下手把他抓到,哪还由得别人来救。
多亏了这位仁兄低调,否则战场形势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现在,这么多英军被日军围了,而且其中还有亚历山大,史迪威当然急了,连续向各部队下达指令,询问哪支部队离仁安羌最近。
那还用问,谁走在最后,谁就离它近,因为他是最后的战场,在往前,那是盟军的位置,而中国缅征军一直在段后。
这时孙立人说话了,我离它最近,仁安羌就在我旁边。
孙立仁,中国远征军军66,师38师长。安徽庐江人,清华大学毕业,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第一次、第二次远征。第一次是师长,第二次来时是军长。最让同行羡慕的,他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曾与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史迪威是同学,不是同班,但是同校。
一看这出身,这学历,就知道这人肯定不简单。
时人对他的平价是:为人机警,精力充沛。
史迪威一听是老同学在那,毫不客气地说,那就是你了,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亚历山大救出来。
孙立人领导的是一支什么样部队呢!编号师38不假,可前面有新编俩字。
一说新编,很快便会明白,这支部队是新招录的,人员是新的,武器装备可不一定是新的,但做战经验,兵员素质都是新的,缺少战斗经验,战场磨练也定是新的。
因为当时组建这支远征军时,征兵来源大部份是当地农民,仓促而来,仓促而战。这样一支部队,与打遍了半个东方世界的日军比起来,谁强谁弱,一看便知。
别人有点担心,可孙立人却不在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是后来英国报纸称他为虎将的原因,刚好呼应上。
随后,孙立人便带着这支部队上场了。
新编师38仓促间,开始由住地匆匆向平安羌赶。
平安羌有多重要呢!为什么大家都在前方打的热火朝天时,亚历山大却跑到这来,难道说,他真的想在这有所做为吗!
如果说开始时,兴许有,可现在,他却不这么想了,丢就丢了吧!最重要的是保住性命,以后还能干更多的事。
的确,这老兄真的干了一件历史上都让人惋惜不已的事。
平安羌,位于缅甸中西部,是在仰光到曼德勒西的通道上的一个重要点位。不仅如此,它还是一个蕴藏量极为丰富的产油区,月产量高达百万加仑。
由此看,它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经济价值重大。
这样一想,亚历山大在此出现,便可理解,他是在为英国殖民者保护财产。
光突突的前线他不去,河边阵地他不守,却专门来守着它,明显是朝着钱来的。凡是产生财富的地方,诱惑力必然强。
马导师早就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挺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
这么大一片油田,英国殖民者看着好,想留下,可日本人也看着不错,早就想要了,于是,冲过来的日军盯住了这块肥肉。
英军从普罗美撤退后,哪都没去,直接就来了平安羌,还想着死守。
亚历山大对别人不放心,非要亲自来,不曾想,来是来了,可走却没那么容易。
日军来的太快,英军还没站稳脚跟时,日军的第33师团便到了。
日军到了之后,也没急着进攻,他们不想破坏油田,留着以后有大用。所以,只派了两个联队北上,绕到英缅军后面,突然间占领了仁安羌油田区。
日军行动大出亚历山大所料,他不曾想到,日军不正面进攻,而是玩阴的,从后下手。
这一下,亚历山大慌了。他不怕正面之敌,却怕断了后路。如果前面打不过,还可以绕小路从后面跑。一旦没了退路,那还往哪跑,死了人,怎么向韦维尔交待。
与日军交手以来,英军始终在跑,累的日军气喘喘,但就是赶不上。这回好了,终于赶上了英军,而且还给包了饺子。
按道理说,英军跑是跑不掉了,那就打吧!或者强行突围也成啊!总比举手投降面子要好看些。
此时从兵力对比上看,英军也不弱,它是一个装甲旅,还有若干个步兵,更重要的,在它的两侧和后面,还有众多友军,只要打起来,谁也不能眼瞅着,定会出手相助。
如果英军够勇敢,来个中心开花,没准,会使缅甸战场扭转局势,亚历山大本人,也许会称为英雄。
亚历山大没这样做,第一时间,向总司令部求援,要求援助。
孙立仁接到的命令是:“日军第33师团的两个联队将英军第1师装甲第7旅包围在仁安羌背面,同时占领了仁安羌油田,望速与英军取得联系,以阻滞日军,解救被困英军。”
英军被围,这事闹大了。
如果是远征军的哪支部队被围,恐怕不会这么兴师动众。大家都想着进行下一个战役呢!没人顾得上你,自己想办法出来吧!定是这样一个结果。
可现在,被围的是英军,结果不一样,全世界都在盯着呢!因为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重要啊!英国人值钱啊!等等,不然,怎么会有后面那么多给师38的赞扬稿呢,都说远征军干了一件大好事。
孙立人接到命令后,果断采取措施。
不愧为名校毕业,战法就是与常人不同。
他没有直接攻打日军,也没要求英军在里面进行**,来一个里应外合,而是充分利用黑夜掩护,亲自带着部队悄悄渡河,在日军不知不觉中,一举渡过滨河,直接冲到了日军前面,挡在了仁安羌北侧,对日军进行反包围。
副师长齐学启,则率领唯一的装甲第113团。说是装甲团,并没有坦克、装甲车,最不错的就是汽车。这个团利用汽车的机动性,迅速地冲击到滨河北岸,占领有利地势,阻击日军援军。
随后,师38突然向平安羌日军发起攻击,经过两昼夜激战,日军两个联队死了1000多人后,不得不撤走,于是,仁安羌之围被解。
战况:解救英军7000人,之后安全转移。
从史书上看,在这一解救行动中,英军好像什么都没做,它就是一个弱者,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的人质,就那么等着外面的人冲进来把他救出去。英军手里拿的是什么,是烧火棍,还是泥捏的装甲车。
另外,被救的还有美国传教仕、记者和被俘的英军500人,并夺回辎重车100余辆,驮马1000余匹。
平安羌解围行动还歪打正着,可能是起到了敲山震虎作用。
在滨河南岸,还有一支英军的师17也被日军围了。
兴许是日军看到前来解围的这支部队不好惹,担心会受到平安羌一样的待遇,万一中国远征军打完平安羌,再来这里怎么办,于是主动撤退,致使被围的这支英军也脱险了。
日期:2022-01-03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