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就是那家木雕家具厂的老板。老板紧紧地握着陈文志的手,激动地说道:“早知道陈师傅来上海了,我就亲自登让来请了!”
陈文志有些受宠若惊,对木雕家具厂的老板说道:“不敢当,不敢当。谢谢,谢谢。杭州现在太乱了,很多厂子关了门,所以我来上海找事做,请问掌柜的,你这里需要人吗?”
“需要,当然需要!”老板更紧地握住陈文志的手,高兴地说道,“陈大师傅来我们厂,是张某的荣幸啊,陈师傅你知道吗,几年前的木雕比武,我就见过你,你拿了第一名,后来浙江实业厅的雕花比赛,我也见过你,你拿了第二名,其实是第一名啊。陈师傅是传奇才物,有了陈师傅,我们厂简直会如虎添翼!”
听到掌柜的这么说,陈文志安了心,一丝喜悦浮上心头,得知自己找到了工作,他第一件事想到的是,大小姐不用像从前那样辛苦地去饭店洗碗了。
老板仍旧紧紧地握着陈文志的手,对他感慨地说道:“陈师傅啊,你来上海是对的,上海有很多外国的租界,所以做生意还算太平。你来了,我给你最高的薪水,一个月六十大洋怎么样?”
什么?这么多!陈文志有意外之喜,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家明又来上海办厂了,看来上海的发展前景确实比杭州要大。
“怎么样,陈师傅,薪水还可以吗?”张掌柜关切地问道,大手仍旧紧紧地握着陈文志的手,仿佛生怕一松手,陈文志就飞走了似的。
陈文志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作为一个手艺人,会如此的受欢迎,一时间,对于自己的手艺又多了几分自豪感,他点点头,笑道:“谢谢,已经比杭州要高了。”
张掌柜笑笑,对陈文志说道:“这样就说好了,陈师傅,你能来我们厂,我真是太高兴了。”张掌柜是真的高兴,作为木雕行业稳扎稳打的生意人,他太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了。
陈文志心里高兴,对张掌柜问道:“掌柜的,什么时候上班?”
张掌柜笑了,对他道:“你想什么时候上班?现在行不行,如果你不方便的话,那就明天。”
陈文志没想到自己找工作如此顺利,又意外又高兴,他笑道:“那就现在吧。”
他因为生病,已经许久没有拿木雕的刻刀了,也很久没有看到自己的同行了。所以如今看到张掌柜,重新在木雕厂找到工作,有一种遇到知音,回到故乡之感。
张掌柜亲自将陈文志带到作坊,看到那些木雕师傅,还有那些木雕工具,以及闻着那浓浓的木头香,陈文志只觉得自己终于活过来了,他真是特别高兴。
掌柜的为了拉拢人才,在陈文志下班前叫住他,拿出二十个大洋,对他体贴地说道:“陈师傅,明年就是大年三十了,厂里放五天假,大年初六你再来上班,我看你气色不好,身体瘦弱,先支你二十块大洋,和家里人好好过个年吧。”
陈文志眼睛睁了睁,有意外之喜。没想到上海这个新东家人这么大方和气,没错,要过年了,今年一天在作坊里,时不时能听到鞭炮声,师傅们也有些想家,很多说等到今天收工,就回老家了。很多人已经提前买了回家的票。
现在厂子外面,就有很多师傅拿着大包小包山一样的行李,急匆匆地往车站走了。
掌柜的以为陈文志要回杭州,所以才这样和他说话。不过虽然暂时不回杭州,陈文志确实需要钱,毕竟是过春节啊!中国人把旧历年看得特别重要,他想到他和大小姐。
大小姐这几个月照顾他,做着下人做的粗活,手指头都烫起了泡,受了伤,流了泪,不知扛下多少委屈。
无论如何,他现在找到工作,得给大小姐准备一份新年礼物,因此,这样一想着,便收了新掌柜的二十大洋,对他感激地说道:“谢谢掌柜的,掌柜的,你真是好人。”
张掌柜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对他道:“不客气,先回家好好过年,等过完年,咱们商量商量,好好干!”
陈文志想到他与家明的约定,立马说道:“掌柜的,我有件事必须要告诉你。”
因为这个张掌柜为人厚道,虽然刚认识不到一天,但是他对他那么体贴周到热情,陈文志想着自己不能瞒着他,给他不可能的希望。
张掌柜愣了愣,迷惑不解地说道:“哦,你说——”
陈文志便把他和楼家明约定来上海开厂的事说了,末了,他说道:“只是我来上海后,与少东家没有会面,不知他去了哪里,我也病了好几个月,到现在两个人还没有碰头,但是我相信,不管是我,还是少东家,迟早会相聚的,所以等到那一天,张掌柜,我就要离开你这个厂了。”
张掌柜为陈文志的诚信感动,抱着爱才惜才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道:“君子重诺,理解的。唉,我早就知道,你这样的人才,杭州的仁艺厂不可能就这样让你自个人走了,原来了是合伙到上海来办厂了。”
听到这里,文志微微一笑,心里掠过一阵暖流,人生有苦也有甜,生病是苦,但是自己的才华被人赏识便是一种幸福。
张掌柜继续说道:“这么说,咱以后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了。唉呀,陈师傅,我真不希望楼家明那小子找到你啊!陈师傅,这么着吧,楼家明那小子给你什么样的待遇,我加倍给你怎么样啊?只要你愿意留下来,一切都好说,我让你做大东家,我做二东家也行——”
张掌柜一脸诚意。为了留下人才,甘愿作配。
陈文志心里感动高兴,却委婉地拒绝道:“掌柜的,我与家明有约在先,所以不能失信,谢谢你了。”
张掌柜无奈地点点头,拍拍他的肩膀,不再说什么。他咬咬牙,恨声说道:“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楼家明那臭小子这辈子都找不到你!”
简直有点喜剧,陈文志想着张掌柜这个人挺有意思。
之后,陈文志告别了张掌柜,拿着他给的二十块大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大洋沉甸甸的,用红纸包着,放在口袋里,温暖着他的心。
那天是大年二十九,已经到年尾了,上海的大街上到处大红灯笼高高挂,很多红对联就随便地摆在地上供人挑拣买卖,有些残雪还没有化,因此,红的白的,煞是好看。走在热闹喜庆的大街上,抬头看看天,再低头看看地,陈文志愉快地发现天上地下都是红通通的一片,已经放了寒假的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如同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欢呼着,蹦跳着,在街头放着炮竹,时不时发出“砰”的一声,总之,年味越来越浓了。
看看这,看看那,陈文志的脸上终于有了难得的笑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日期:2020-11-27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