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16 18:18:45
第一百一十六章 崖山—最后的决战
公元1279年二月初六清晨,黑云漫天,大风骤起,停战了数日的蒙军,开始大规模向宋军的水上营寨进逼而来。
崖山海面,小皇帝赵昺那体型巨大的帝舟被张世杰安置于“水上坚城”的中心,团聚在周围的则是随行的文官,宫人以及百官将士的家眷。而处于最外围的则是这三年多年,随同朝廷一同流亡至今,百战余生的无畏将士。
此时的南宋流亡朝廷虽有二十万之众,但是真正能参加战斗的不过数万人。而就是这数万人,因为连日来的水源断绝,他们在不得已饮下海水之后,如今已经是上吐下泻。
面对这最后的生死决战,张世杰做好了最后的殊死一搏。于是,在这惊涛骇浪的水面之上,宋蒙之间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如雨的箭矢在海面呼啸,漫天的炮火在海上飞窜。一艘艘战船被击沉海底,一个个将士被海浪吞噬,一片片海水被鲜血染红。崖山的海面之上,到处漂浮着阵亡者的躯体,支离破碎的船只残骸。其中有宋军的,也有蒙军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就在这东南沿海的崖山海面激烈进行着。
时至正午,漫天的黑云在大风的吹卷之下遮天蔽日而来,滔天的巨浪翻涌着整个海面。宋蒙双方的战船,都在这黑云笼罩之下的海面上接受着海浪的摧残。
双方从破晓时分,一直激战到正午,直到张弘范鸣金收兵之时,战争仍旧不分胜负!
面对如此风浪,由于张世杰的整个舰队是连为一体的,他的稳定性想当然的比张弘范的舰队高一些。这是张世杰目前的优势所在。但这种优势很快就会转变成致命的劣势。
下午时分,海上大雾弥漫,吃饱喝足的蒙军舰队之中鼓乐声大起。对面的宋军水师不知何意。殊不知这是蒙军水师又一次发起冲锋的信号。
但蒙军水师的这一场冲锋,显然和上午有着明显的区别。只见此时的蒙军战船在冲锋之时,却突然升起了巨大的帷幔,将整个船身遮挡。宋军水师不明所以,将漫天的箭雨射向了渐渐逼近的蒙军战船。只可惜这漫天的箭雨,并没有对蒙军的水师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都被高高升起的帷幔,挡落在大海之中。
待宋军箭矢射尽,蒙军帷幔尽撤,躲藏于帷幔之中的蒙军已经冲至宋军的水寨之前。强行登船的他们,凭借充足的兵力和充沛的精力毫无悬念的击败了已经缺水数日的宋军。
张弘范所带领的庞大舰队,攻陷了张世杰水寨的西南一角。而他们夺下宋军战船的第一时间便是迅速砍倒飘扬在桅杆之上的大宋旗帜。
得益于张世杰水上坚城的稳定性,此时给了蒙军抢船登舟很大的便利。在宋军的营寨之上,蒙军如履平地。崖山海面的这场海战,俨然已经变成了一场“陆上”争夺战。
多年来,宋军唯一能领先蒙军的便是水战,如今的崖山海战,却偏偏被张世杰打成了一场陆战。曾经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此时在舟师相连的宋军水寨之上,纵横驰骋。反观早已因缺水而奄奄一息的宋军,却在蒙军的不断冲击下,变得无力招架,纷纷溃退。
随着后续蒙军水师还的不断到达。战场之上蒙军抢夺宋军的舟船,砍断宋军的军旗已经成了眼前战争的常态。眼看四周宋军战船之上的旗帜一面面的倒下,张世杰已经知道了此战败局已定。
战斗到了如此地步,张世杰嘶哑着声音一边做着最后的战事安排,一边手执利斧,大力劈斩着连接战船的铁索。
在张世杰的指挥之下,杨亮节和苏刘义被派往杨太后处,护卫杨太后突围。而张世杰本人,则是指挥着斩断铁索的舟师,往帝舟的方向而去。
此时,崖山的宋军水师,随着张世杰和苏刘义相继斩断铁索,接应皇帝和太后而去,宋军水上舰队已经处于失控的状态。
张世杰本想驾驭着战船冲至小皇帝赵昺处,直接带着小皇帝逃离崖山战场。但是此时的帝舟位于水寨的中心,四周被宋军自己的战船环绕。张世杰的战船根本无法靠近身处中央的帝舟。无奈的张世杰只能派轻舟穿梭于各大船之间,前去接应小皇帝脱身。
战场之上,宋军水师的战旗正在一片片的倒下。苏刘义的战船绕行良久,总算是来到了杨太后的御船之策。情急之下的苏刘义疾身登船。
“太后在上,今蒙军势大,我军已经不敌。末将奉张将军之命。特来护送太后离开。请太后速速随末将冲杀出去。”
“皇上现在在哪儿?陆丞相现在在哪?”战况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杨太后仍旧在关心着皇帝的安危。
“末将来此之前,张将军已亲自前往帝舟接应陛下和丞相而去。想必此时,陛下和丞相已经在张将军的护送下离开。”苏刘义在炮火连天的海面之上,情急的向杨太后告知着。
得知小皇帝和丞相由张世杰亲自去接应。善良随和的杨太后也算是比较安心的。随后杨太后登上了苏刘义的战船,在杨亮节等人的护送下,一行数十艘战船,冲出了崖山海面的战场,消失在大雾弥漫的海洋深处。
杨太后此时虽然在苏刘义等人的护送下逃离了崖山战场,但张世杰对小皇帝的接应之路却不是那么顺利。张世杰的大船无法通达于帝舟之侧。他所派的小船在见到小皇帝之后,却并不能获取陆秀夫的信任。一度让眼前的局势变得失控。
以陆秀夫看来,眼下的时局到了如此地步,那是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想用小皇帝换乌纱的肯定大有人在。所以对于前来接应之人,他决然的做出了拒绝。
当张世杰获知了小皇帝未能前来的消息之后,他本想亲自驾小船前去帝舟。但此时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前一刻了。
崖山的海面之上,宋军的旗帜已经所剩无几。帝舟的外围,已经尽数被蒙军攻占。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张世杰脸庞之上滑落出两行清泪。此战的失败,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皇帝陛下深陷的绝境,让他百死不足以赎其罪。但是,现在的悔恨,对于眼前的一切都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的张世杰忍着心中的巨痛,带领着残存的数十艘战船,逃离了崖山海面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