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翼心
一
前年夏天的香港中文文学周中,作家刘以鬯做了题为“小说会不会死亡?”的讲演,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兴趣。他在“引言”中开宗明义地提出:
在过去,小说是人类阅读消遣娱乐的主要工具之一,但是今天,电视、电影、广播已经取代了小说这个任务,使小说的继续生存终于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有人说:“小说已失去焦点。”有人说:“小说站在十字路口。”“独创性”小说很少出现,“艺术之王”的地位已经丧失。同时,又有人认为通过书面而表现形象的电视、电影等媒介,比小说以文字作媒介,更逼真、更生动、更易于感人。又有人认为现代人生活太忙乱,不大可能有时间与心情来读小说了。这种种情况令人担忧,终于有“小说会不会死亡?”的疑问。那么小说有没有电视、电影所不能达到的功能?有它独特的优点?有不可取代的力量?
在这次讲演中,刘以鬯述评了各国当代小说作家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做的种种努力,在创作实践中,刘以鬯在近二十年来也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尝试。
从中学生时代在上海参加叶紫发起的“无名文学会”算起,刘以鬯从事文学活动已将近半个世纪。抗日战争前后,他在重庆、上海等地新闻界服务,还创办过“怀正文化社”,一九四八年后在香港、南洋的几家报刊工作。一九六三年香港《快报》创刊,刘以鬯担任副刊编辑至今。也是从六十年代开始,刘以鬯全力从事小说创作,成为在海内外拥有很多读者的著名作家。刘以鬯将自己的小说分为两类,一种是为“娱乐别人”而写的,即大量的同时在好几家报刊上连载的“流行小说”,他认为这是为“稻粱谋”而卖文的商品,只配“扔进字纸篓”,算不得文学作品。另一种是为“娱乐自己”而写的,也就是作家为表现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感受,为探求小说艺术的新境界和新形式而精心创作的作品。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数量虽然不大,艺术上却颇具独创性的作品,才奠定了刘以鬯在港台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一九七七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寺内》,便集中地展示了刘以鬯在小说艺术上探索创新的成果。而以中国古典戏曲名作《西厢记》为素材,运用西方的意识流手法进行故事新编的中篇诗体小说《寺内》,更是一篇锐意创新的别开生面之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