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22-10-15 21:29:16

范仲淹的这次的炮击仍然是以奏疏的形式向赵祯予以传达。在这份奏章里,范仲淹献上了四篇策论,分别是《帝王好尚》《选贤任能》《近名》《推委》,言辞里全是在斥责宋朝当下在时政方面的种种在他个人眼里的所谓“不端不当之举”,同时范仲淹也是在暗指赵祯对吕夷简太过放纵。或许是担心赵祯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范仲淹后来干脆直接在策论里点了吕夷简的名,他把吕夷简比作那个为西汉灭亡埋下了致命祸根的宰相张禹。

他说西汉之所以会亡国正是因为汉成帝对张禹太过信任,而张禹在为相期间对王氏家族大力提拔的最终恶果就是后来的王莽代汉自立。那么,如今的宋朝就有张禹这号的人物,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吕夷简。身为宰相,吕夷简大肆地任用自己的亲信或门下宾客,这样长久下去难保宋朝不会重蹈当年西汉的覆辙,所以还请陛下你早日认清吕夷简的真面目,不可让他再继续胡作非为下去。

吕夷简被范仲淹如此地放在火架上烤自然是让他勃然大怒,范仲淹此举无异于是在公开拿着刀子砍他,于是吕夷简请求与范仲淹在赵祯面前进行廷辩。既然你说我乱了大宋的礼法纲常,那我们就结合具体的事件把这个事说个清楚,我吕夷简到底那一件事情是乱了礼法?又到底是哪一件事违规操作?

吕夷简当然不会只是防守,他也要进行反击,而他对范仲淹的指控也是足以让范仲淹吃不了兜着走,他对范仲淹的指控就是: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三项罪名。两人这天就此在赵祯面前展开了一番激烈的交锋,而这场交锋最后的结果就是吕夷简大胜,范仲淹则是遭遇惨败。几天之后,一道诏命颁下: 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范仲淹落职知饶州。

范仲淹对吕夷简凶狠地攻击了那么多个回合,为何最后会被吕夷简给一拳撂翻?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他对吕夷简的那些指控根本就不具有真凭实据,更站不住脚,顶多算是政见和执政理念的不同,根本就上升不到黑白对错的高度上,最明显的就是他指控吕夷简“胡乱用人”,而他把吕夷简比作张禹更是让吕夷简甚至是让赵祯都觉得欲哭无泪。

请问范大人:你把我吕夷简比作张禹,那么被我举荐和重用的王氏五侯在哪里?宋朝版的那位王皇后又在哪里?宋朝版的王莽又在哪里?导致西汉亡国的外戚家族的势力今又何在?况且,谁都知道中书省不止我一个宰相,被你范仲淹所无比尊崇的王曾也是宰相,他也有人事任免权和朝廷重要部门官员的举荐权,可为何你独独只说我胡乱用人?难道那些红头文件上的大印都是我一个人盖的?那些签名都只有我吕夷简一个人的署名?另外,你当开封知府就是我吕夷简举荐的,这事又怎么说?

对于吕夷简的这些逼问,范仲淹都不好回答,但吕夷简对他的指控至少有两项是铁证如山:越职言事和离间君臣。你范仲淹现在不是言官(没有在谏院和御史台挂职),你是开封知府,可你却在利用言官可以风闻言事的权力参劾当朝宰相,此即为越职言事。你无数次地在陛下面前说我吕夷简的各种不是并极力要求陛下罢免我的宰相之位,此即为离间君臣。

至于荐引朋党,就算这个指控不成立,但前面两个也足以导致范仲淹丢官罢职,况且赵祯还认可了范仲淹“荐引朋党”的罪名。

紧接着,给范仲淹补刀的人登场了,而这位可是名正言顺的御史。侍御史韩渎上疏赵祯,请求给范仲淹的“朋党”立榜并公告于天下,然后以此警示百官不可越职言事:你范仲淹身为开封知府,怎么可以来抢我们这些言官的饭碗?赵祯大手一挥—同意,范仲淹就此背负着“结党”的罪名灰头土脸地离开了开封去饶州赴任。

范仲淹出京的这天,朝臣们尤其是那些与范仲淹交好的官员都不敢去为他送行,生怕因此而上了范仲淹的“朋党榜”,但仍然有不怕事的人。天章阁待制李纮、集贤校理王质都带着酒前去为范仲淹送了行,尤其是王质更是当众为范仲淹鸣不平,他说:“希文(范仲淹的字)乃贤者,得为朋党,幸矣!”

除了这二人,集贤校理余靖更是公开上疏为范仲淹叫冤。他说范仲淹不过就是说了吕夷简的一点不当之举却被如此重责,这实在是不公,难道吕夷简还不能让人说了吗?正所谓言者无罪,朝廷凭什么要这么对待范仲淹?所以,还希望陛下你赶快改正自己的错误,把范仲淹再给召回来。

余靖这番话倒是逞了口舌之快,但也正因如此他被外贬出京,出任监筠州酒税。他倒了,另一个人马上又站了出来,而且是主动把脸伸过去请赵祯抽打—太子中允、馆阁校勘尹洙。他说,既然范仲淹有罪,而且我也被说成是他的朋党,那么就请陛下顺带着把我也给贬了吧!

这一回没有等赵祯出手,吕夷简直接就成全了尹洙,他被贬为崇信军节度掌书记、监郢州洒税。

在这之后,年轻气盛的欧阳修也坐不住了。他倒是没有去找赵祯和吕夷简,而是去招惹了把阎文应给搞倒的右司谏高若讷。

欧阳修给高若讷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在信里,欧阳修先是对高若讷的为人吹捧了一番,然后就开始出口成脏地暗讽高若讷不能也不敢为范仲淹仗义执言,反而逢迎吕夷简对范仲淹被贬不闻不问。既然我们这些人现在不能越职言事,那么你高若讷身为谏官在其位却不谋其职,如此你还有什么颜面立于朝堂之上,你还知不知道什么是羞耻?

高若讷也是个爽快人,而且关键在于他也不觉得范仲淹被贬是什么冤案,而是范仲淹咎由自取。面对欧阳修对他的指责和羞辱,他没有做任何的回应,而是直接将欧阳修的书信原件呈送给了赵祯,他让赵祯帮他出这口恶气。

至于高若讷这样做的原因,前面我们也交代过,范仲淹这半年来可没少对朝中的普通官员开炮,好多人早就烦透了这个“老愤青”,而此时的范仲淹也远不是后来的那个为国戍守西北边境并主导了庆历新政的一代名臣。所以,在高若讷看来,范仲淹的种种举动搞得朝中上下鸡飞狗跳、人人自危、怨声四起,其本人如今被贬出京实属活该。

很快,欧阳修的处理结果也下来了,他被直接从一个拥有大好前程的馆阁校勘被贬为夷陵县令。

吕夷简之前指责范仲淹结党,这个罪名在当时可能会让范仲淹气得想要吐血,但此时这些人的这些行为和言辞却让范仲淹想洗清自己的罪名都不可能了。

“君子党”—这个名字虽然好听但实则却让导致北宋官场分裂的恶魔就此横空出世,从此它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在北宋的官场上空开始盘旋,再又经过变异变强直到最后亲眼见证北宋被历史所埋葬,但在此时此刻它还处在初生时刻,而且这些自封为君子的青年才俊们也根本不知道他们此时的快意人生对自己的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在为欧阳修送行的酒宴上,北宋的一代大才子、名列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之一、时年仅仅24岁的西京留守推官蔡襄写下了千余字的组诗《四贤一不肖》。所谓四贤就是指范仲淹、余靖、尹洙和欧阳修,那个不肖就是指的高若讷。

在这首组诗中,蔡襄分别对这五个人以诗歌的形式进行了一番评析,关于范仲淹有如下几句:中朝鸾鹤何仪仪,慷慨大体能者谁?失身受责甘如荠,浩然华实相葳蕤。希文果若事奸险,何此吉士同其声。吾知万世更万世,凛凛英风激懦夫。

高若讷得到的“馈赠”则是:司谏不能自引咎,复将已过扬当时,四公称贤尔不肖,谗言易入天难欺。

这首组诗一出很快就引得众人争相传阅,一时间洛阳纸贵,那些“出版商”们更是忙得手脚失去了知觉,但也同时赚了个盆满钵满。更有甚者,辽国的使臣也掺和了进来,他们把这首诗带回了辽国,然后张贴在了幽州城里让民众好好地欣赏了一回传说中文华风流的大宋到底有多么的风雅脱俗,就连政敌之间骂架都是以咏诗的方式在进行。然而,蔡襄当时却没有从中分得一杯羹,因为大家当时都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蔡襄也不敢署名。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