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日本一称倭国,“在新罗东南大海中,依山岛而居。东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世与中国通。……颇有文字,俗敬佛法”。
在隋代以前,日本就沿黄海航线与中国进行交往。隋大业三年(607年),日本使臣小野臣妹子一行首次来访。在朝觐隋炀帝时,日本使臣表示“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递交的日本国书中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一句,引起了隋炀帝的不满。第二年,隋炀帝派文林郎裴世清为使节,回访日本。裴世清等人从山东文登出发,“度百济,行至竹岛(在全罗南道珍岛西南),南望聃罗国(济州岛),经都斯麻国(对马),逈在大海中。又东至一支国(壹岐),又至竹斯国(筑紫),又东至秦王国(山阳道西部秦氏居住区),其人同于华夏,以为夷洲,疑不能明也。又经十余国,达于海岸。自竹斯国以东,皆附庸于倭”。裴世清是从文登渡海到达朝鲜半岛的百济,然后向南经对马岛、壹岐岛,横渡朝鲜海峡,到达日本北九州,再渡濑户内海,最后到达大阪湾。此后,双方有多次互访,说明隋朝与日本的交往相当密切。
入唐后,唐与日本之间的交通路线主要有北、南两条航线。北线航路即贾耽记载的“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
登州(今山东蓬莱)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长山岛)、龟歆岛(鼍矶岛)、末岛(大、小钦岛)、乌湖岛(南隍城岛)三百里。北渡乌湖海(老铁山水道)至马石山(辽宁大连市老铁山)东之都里镇(旅顺)二百里。东傍海壖,过青泥浦(大连)、桃花浦(金州区清水河口)、杏花浦(庄河县花园口)、石人汪(石城岛)、橐驼湾(大洋河口)、乌骨江(丹东)八百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