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77节

热门小说推荐

“难怪!难怪啊!”景和帝蔚然一叹,“想不到他居然头脑还挺聪明,抢先就看中了这么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当!可惜他的目光不够远,要是能温和一点,给老百姓们让利一些,说不定还真的能让他成为一方豪富。”

“陛下所言甚是。”柳铭淇道,“不过现在也好,经过这么一趟杀鸡儆猴之后,别人再也不敢乱伸手进来了。那么像是陆贵那样的小商贩,便可以依靠自己的勤劳诚实,获得应有的回报了。”

景和帝有点好奇的问:“铭淇你又不认识陆贵,为什么会为他的利益着想,甚至是去杀鸡儆猴呢?”

“这个你就不懂了吧,皇上。”柳铭淇说道:“我这可是在做利国利民的大事儿!”

“哦?且说来听!”景和帝示意道。

“单说可能不好理解……”

柳铭淇一边嘀咕,一边从御书桌上取了毛笔和一张景和帝写诗作剩下的大纸,铺在了光滑的地板上。

然后他蹲了下去,边画便道:“陛下你请看,我把这个肥皂产业当成一个拉动大家的消费,同时让所有人都能得利的好东西。

农民们可以通过多养猪来提炼猪油,从而获得比之前多好几倍的利润,一年下来赚个五六两银子,甚至更多都不在话下。而按照预计十万块肥皂一个月的生产规模来说,这样的民众起码会达到五万户。

他们五万户能获得收入,就代表着五万个家庭能从中受益,然后大家在采购各种年货、小物品、布匹甚至牛羊等等方面,也有了强大的购买能力。

得益于农民们的强大购买能力,那么生产这些各种生活必需品的小作坊、家庭等等,是不是也能卖出更多的东西,从而赚到更多的钱呢?

他们能赚到钱,同时为他们提供原材料的,比如大米、织布、牛羊的农户们,是不是同时也能多赚钱?

这三批人都能多赚钱了,那么代表着我们大康朝的税赋就能增加一些,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岂不是皆大欢喜?”

看着柳铭淇画的一个结构图,景和帝若有所思,但下一刻却摇头:“不对!你这么算,固然是他们得利赚钱了,但总有亏钱的人吧?不然钱从哪里来?”

“不能说亏钱。”柳铭淇又延伸的画了起来,“陛下请看,为他们付出的就是购买肥皂的用户们,他们多是有点钱的商人、贵族、官员、宗室等等。

这些人手里的钱本来就来得容易一些,如果不买肥皂,他们的银子就藏在地底下,根本不拿出来用,这样就会造成我们市场上的黄金和白银越来越少。

有了肥皂这个产品,他们就得拿出这些钱,让钱在市场上流通。有了更多的钱在市场流通,便会造成人们的各种生产积极性增加,从而增加农业、商业的活力。

最终让大家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同时,还能增加几个方面的税赋,朝廷也能因此受益,您说这是不是挺好呢?”

景和帝被柳铭淇绕晕了。

他下意识的觉得柳铭淇说的有道理,可具体又感觉到哪儿有些不对劲。

直到少年离开了许久,景和帝还坐在了龙椅上,看着柳铭淇画的那些一条线一条线连接起来的示意图。

如果柳铭淇只是讲,说不定他的印象还没这么深,也不会如此认真的琢磨。

如今少年是图文并举,再加充分的解释,让景和帝看到了里面通过肥皂这个产业的刺激,从而让整个帝国都活跃起来的动机。

一个肥皂买卖可能不算什么,但如果朝廷能推动十个、二十个甚至三十个类似于肥皂的买卖,就真的可以缓慢的撬动起全国。

这样一来,帝国的各种收入就会增加许多,用于各种民生的支出也可以增加,连带着遇到各种天灾人祸时,都能应付得游刃有余。

哪个皇帝不想掌握更多的税赋,不想自己的丨内丨裤能有更多的金银财宝?

在巨大的利益预期激励下,景和帝的双手都开始了缓慢的颤抖。

景和帝绝对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虽然他平日里不怎么表现出来,可智商是够用的。

比如说现在。

他深深的呼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因为不仅仅领会到了柳铭淇说的好处,还想到了不好的地方。

如果人人都按照铭淇设想的那样去努力拼搏,那么他们的欲望是不是会不断的增加呢?

要是大家都纷纷不满足现在的状态,心态浮躁,不断的想要往上爬,是不是迟早有一天,许多人会有不该有的心思?

到了那一天,在这样的波浪冲击下,我大康朝的江山还能稳得住吗?

思量过处的皇帝,开始拿着毛笔,在图纸的空格处,奋笔直书起来。

良久之后,景和帝放下了笔,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赵寿。”

“老奴在!”

“把这张图封存起来,等级绝密,除我或者以后的皇帝之外,谁也不能打开它。”

“遵旨!”

“唉……可惜了……”

皇帝的这句话,只有他自己才能听清楚。

景和帝毕竟限于这个时代的局限,并不懂什么叫做“货币的流动性”。

柳铭淇却是懂的。

他给景和帝描述的场景,是调动整个社会的货币——也就是现在的金、银、铜钱,让它们积极的流通起来,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经济总量增加,从而让产出增加,民众们的生活也随之过得更好。

可是这并非没有缺点。

如果一旦出现经济过热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各种囤积居奇、物价飞涨,民众的生活反而会过得越来越困难。

那个时候,富可敌国的商家们就会出现,他们也容易成为大康朝动荡的祸根。

只有在此之前就做好对应措施,才能拴住这头野兽,使得整体的经济不至于过热。

在另一个世界,国家采取的措施是“货币供应紧缩”,让市场上的货币供应不充足,迅速减少人们的经济活动,从而最终让经济过热冷静下来。

想要完美的控制到这个程度,那就需要一个更加重要的工具——银行。

准确的说应该是央行。

但在如今的大康朝,成立一个管辖全国的央行根本是不可能的,现在连全国性的银庄都没有呢。

因此,要是景和帝真的一口气推动二三十种重要的产业飞速发展,那一二十年之内,必然会有经济过热的现象发生,且没有太多的办法阻止。

按照柳铭淇对景和帝的了解,或者是对所有皇帝的了解,他们多半是没有胆子这么做的。

一个平稳运行又没有多少弊端的帝国,应该是顺水推舟的去让它继续往前走,而不是用激烈的手段来做改变。

不做可能什么问题都没有,做了很有可能让整个帝国都遭殃。

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怎么选?

只要不是秦皇汉武这样惊才绝艳的天生霸主,基本上都会选择前者。

故而柳铭淇猜测,景和帝只会让他的肥皂生意做起来,然后慢慢的观察所起到的效果,作为一个参考。

成功了是一个积极的事情,但不至于改变这个帝国太多。

即便是失败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