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说的世纪因缘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香港现代文学的滥觞可以溯至一九〇七年。这一年有两份文艺期刊《小说世界》《新小说丛》分别出版,前者已经缈不可寻,后者就现存的内容来看,多以翻译取胜,而编辑的风格与晚清小说杂志颇为相似。一九二一年《双声》杂志创刊,主编之一黄天石发表《碎蕊》,写才子佳人好事多磨,一片愁云惨雾,俨然与民国鸳鸯蝴蝶派的《玉梨魂》《碎琴楼》等互通声气。与此同时,“五四”风潮已经吹向香港,再过几年,新文学终将在这里开出一片意外的天地。
香港文学之为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意外收获,原因无他:位在南方之南,这块土地曾是殖民势力所在,政治的摆荡,文化的杂糅,难以形成稳定的文学生产场域,更何况从经济资本到文化资本的快速消费转换。然而在新世纪回顾香港一百年来的文学,不由我们不惊叹有心人毕竟凭着他们的心血,打造出一则又一则文字的传奇。
刘以鬯先生主编的《香港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便的视角,反思香港百年文学的特色。这部选集搜集了二十世纪在香港写出的短篇小说六十七篇,从前述黄天石的哀情小说《碎蕊》到潘国灵充满世纪末惫懒情调《莫明其妙的失明故事》,在在使人眼界一开。短篇小说虽然只是文类的一种,但以其篇幅精简、形式多元,很可以烘托这座城市的“叙事”悸动多变的风格。刘以鬯先生是香港现代派文学创作的领衔人物,由局内人担任编选工作,尤其平添一层作者与作者对话的趣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