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36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李师傅好,这是我儿子韩畅,刚放寒假回来,非要体验一下冀天线的辛苦。”

“李伯伯好,给您甜麻烦了!我想去敞篷车上看看,可以吗?”

“没问题,你是铁路子弟,对铁路安全不陌生,跟我走吧。”

等编组完成,老李把韩畅带上了敞篷车。

老李给两个徒弟介绍,“小安、小刘,他是韩劳模的儿子韩畅。他想在敞篷车看个新鲜,你们其中一人顺路给他介绍一下,都得注意安全。”

“啊,你就是韩少侠?我们算是见到真人了!有时间能教我们武功吗?”两人主动热情地和韩畅握手。

“这个、这个,教猴拳可以,因为韩家拳密不外传,请两位大哥见谅!”

“啊,可以、可以,我们能理解,各派武功都有规矩。”

韩畅抱拳施礼,“感谢两位大哥理解,等到2018年后,我们就是同事了,切磋的机会就多了。”

“不会吧,我们听说你是BJ大的高才生,不会毕业了来冀东干火车司机吧?”

“我学的就是高铁机车专业……毕业后,我一定申请到冀东机务段开火车。说不准我们还能在一趟车上合作呢!”

“那感情好,能和韩少侠一起同甘共苦,我们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就在三个年青人说话的当儿,火车从燕子吉站缓缓开出,不一会儿,进入了街巷。

李师傅和小安拿起了喇叭,小刘肩负起介绍责任,“每次上山,我们必须站在车前瞭望,虽然铁路沿线每隔一段距离都设有防护员,但我们绝不敢臆测行车。”

“韩畅,这条铁路线上最艰难的就是0至6公里的铁道沿线,全是居民区,至今分散着一百多处开放道口,在行车过程中会随时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突发状况。很多突发情况无法提前预知,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韩畅紧紧抓住扶手,靠近小刘,才能听清他的介绍。

火车终于驾出市区,开始上山了,路过一个村庄,因为是弯道,视野并不开阔。

等火车转过弯路的时候,突然一棵二十多米高的大树瞬间砸下来,横在线路中央。

韩畅心里一惊,“我的天,坏了,要出事儿!”

说时迟那时快,师傅三人奋不顾身,冲到制动机前,立即采取了紧急停车措施,列车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停在了距离大树几米开外的地方。

随即三人迅速拧紧了全列车辆的人力制动机。此时,惊魂未定的师徒三人才放松下来,握紧了彼此颤抖的双手。

韩畅长舒一口气,“如果时机和时差再延误一点点,或许四个人和后面的火车司机就有可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韩畅心知肚明,因为坡度大,三个人奋不顾身,采取果断措施,不但保证列车的制动效能,而且防止向下坡方向溜逸。应急处置完必后,李师傅及时用手持终端向车间汇报情况。

继而,四个人跳下敞篷车厢,拍照取证后,在附近乡亲们的帮助下,把折断的大树挪开,火车又继续爬坡。

自觉参与了挪树行动的韩畅沾沾自喜,亦思绪万千,“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在铁路信息化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早已进入风驰电掣的高铁时代,而冀天线上的这趟小慢车却打破了我对火车‘高大上’的美好幻想。”

这个大学生亲眼所见,敞篷车厢里,只有几张简单的桌椅、手动的刹车装置、古老的煤炉、一个走时精准的时钟和手持扩音器是守车人的全部“家当”。

小刘继续侃侃而谈,“韩畅,每到春季上山时,迎面吹来的是来自旷野特有的‘夹土风’,下山时迎面吹得是带着煤渣的‘黑旋风’。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守车人靠着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对这条铁路线的敬意,穿行于近20公里的铁道线上,连续16年未出过安全责任事故。”

韩畅赞叹不已,心潮澎湃,由衷地说,“我太佩服你们些守车人了,你们的这份坚守不仅是保障安全的责任,更是自己的职业底线。”

小刘羞涩地露出微笑,“韩畅,我和小安虽然都出生于90年,如果和李师傅这些铁二代相比,我们微不足道。”

“刘哥,你们今天当机立断,临危不乱,验证了你们的作业标准和应急能力,在今天的险情中起到了决胜的作用。从今天起我算是和你们三人有了生死之交,你们已经成为我心中的英雄了!”

“韩畅,谢谢你的理解,你我都是铁三代,我们的父辈在平凡的工作中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也没有多少承诺的约定。只是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倦怠,不放弃……”

韩畅做梦也想不到,同样是90后的小刘和小安跟随李师傅在冀天线上奔波了三年时间。为了保障铁路沿线群众安全,每趟列车运行速度必须严格控制在每小时20公里。每班三名守车人员,没有一个人的水杯材质是玻璃的,为什么?因为敞篷守车室桌子上的水杯会因为车体随着坡度倾斜,经常掉落,如果是玻璃材质的水杯,会造成人身伤害。

去程全程是上坡,返程全程是下坡,30.6‰的坡度,已经是铁路线路的极限坡度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相当于长度一千米的线路,水平落差为30.6米。站在敞篷的守车室内,遇到弯道必须用手抓扶栏杆才能站得稳。

小刘自豪地说,“韩畅,冀天铁路支线调车作业,因为坡度大、线路特殊,外部环境复杂,突发情况多,所以调车作业比照列车办理,在全路也是凤毛麟角。”

韩畅给小刘竖起了大拇指,“刘哥,你们守车人真的了不起!”

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无论雪雨风霜,守车人都要顶着朔风立于车前。日积月累,曾经白白胖胖的小刘和小安变成了十足的“糙汉子”,迎面而来的风把年青后生的皮肤吹的黝黑,而他们的眼神里多了一丝坚毅。

韩畅发现敞篷车上挂着一快展板,“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既然选择了铁路,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要保证身边人和沿途百姓平平安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她如同一面旗帜,给有志之士昭示前进的方向,犹如一座灯塔,指引有志者的人生旅途。

韩畅不虚此行,今天,守车人临危不乱,犹如一座挺拔夺目的丰碑,深深根藏于他的心底,但愿能促成这个天之骄子血脉之中流淌的灵魂。

英雄从未迟暮,岁月从不怠人。每天行车,守车人和火车司机最大的感触是希望沿线的居民不要乱停车,不要在列车接近时穿越铁路线,安全畅通的行车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

韩畅一路目不转睛,在慢火车途经街巷、村庄时,居住在铁路沿线的孩子,总是站在家门前看火车。韩畅深有体会,对于在铁道边生活的孩子,在家门前数火车的经历,都会是长大后万千思想情绪里最温暖的感情注脚。

若不是韩畅亲眼所见,亲身体会,他绝对想象不到汽笛声声,不单是列车接近的警示,也成了守车人与火车司机和铁路沿线孩子们的“约定”,也是世上鲜见的风景线,难怪冀天线是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

日期:2022-09-06 18:16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