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不失此生 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再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上章阐述了陶渊明如何超脱死,这一章我们再进而看看他如何安顿生。生与死本来都内在于人的存在,它们同属于生命一体的两面,死的超越必须通过生的决断来实现,生的安顿则只有在面临死的深渊时才有可能。将死的超越与生的安顿分拆开来论述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暂且以肢解生命的浑然整体来迁就逻辑的明晰条畅。

在我国古代数得着的几位伟大诗人中,屈原与陶渊明都不断地让自己面临死的“边缘状态”,让自己反复地咀嚼、回味、沉思生与死的目的、意义、价值,由此展露出人性的美丽与崇高。不过,他们两人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体认并不一样:屈原置身于政治斗争旋涡的中心,认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辅佐明君施行“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即使在沉江自尽之前他仍“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他往复思维吟叹的虽不离生与死,但其指归却是政事、国情与君恩——政治是否清明,国家能否强盛,君恩可否重降。总之,屈原的生命存在及其对生命的体验都萦绕于具体的国事政争。相比之下,陶渊明由于远离政治的中心,因而他的生命存在及其对存在价值的体认要超脱得多,他更多关注的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和生命的理想境界。如果说屈原的生与死都纠缠于一时的具体王政,那么陶渊明的生死反思则直指存在本身,所以,他们体验生命的意向自然也就完全不同:前者在政治腐败,国君昏庸,“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荒谬时代,追问的是自己应该是死还是生;后者在意识到个体生命“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五首》之四)时,在明白“老少同一死”(《形影神·神释》)的生命归宿时,追问的是自己应如何来安顿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