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韩孟诗风比较片论

韩愈在诗文两个领域都是革故鼎新的人物。不过,他与孟郊一起的诗歌革新似乎没有他同柳宗元一起倡导的古文运动那样得到后世的一致首肯。称他“文起八代之衰”的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好像忘记了韩愈也写过很多诗,竟然对他的诗只字不提,似乎韩诗有损这位韩文公的清誉,因而有必要为尊者讳似的,黄庭坚比苏轼要不客气得多,直通通地说韩诗“故尔不工”。认为“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似乎是宋人的公论,有人甚至干彻就说韩诗不过是“退之诗乃押韵之文耳”。可是,到了清代叶燮却把韩愈推为宋代那些诗擘的鼻祖:“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韩、孟等人的诗歌为唐诗中的“宋诗”,苏、黄等人的确数典忘祖 ,而叶氏又未免夸大其词,前者把诗歌的变革看成是罪过,后者又把诗歌革新的功劳记在一个人账上。“唐诗一大变”并非始于韩愈,中唐的元、白、韩、孟都在诗歌领域里闯出了新路,没有依照盛唐诗人的路数写诗。就进行诗歌变革的先后来说,孟郊首先自觉地突破盛唐诗歌的烂熟套路;就韩孟诗派所刻意追求的奇险诗风而论,孟郊更是首开其端。

孟郊贞元七年往长安应进士试,恰巧当时韩愈也在长安准备明年的进士考试,韩、孟初会约在这一年,时孟郊已四十一岁,韩愈才二十四岁。孟郊当时已形成了个人奇险矫激的诗风,而韩愈此时诗作既不多,诗风更谈不上成熟,技巧也略嫌稚嫩。《长安交游者一首赠孟郊》就是韩、孟相会不久的诗作:“长安交游者,贫富各有徒。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何能辨荣悴?且欲分贤愚。”钱仲联先生将此诗编在贞元九年,但从内容上看它与韩愈贞元八年以后安慰孟郊落第的诗不同,它只泛泛地说自己与孟郊属于穷朋友,当是初交的酬赠之作。蒋抱玄评此诗说:“意调大率浅露。”在这前后,韩愈还写有《北极一首赠李观》,蒋抱玄也说它“不求奇而层折有致,颇得渊明冲淡之致”。写于贞元八年的《孟生诗》中,韩对孟郊的认识就深多了,从结尾的“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句看 ,它是安慰孟郊落第之作,不过它在艺术上仍“颇不以险硬见能”。贞元十四年春,孟郊离开汴州时有《汴州别韩愈》诗一首,韩愈有《答孟郊》相酬,蒋抱玄比较二诗说:韩诗“光坚响彻,自是本色,然不逮孟诗之耐人咀嚼也”。从这几首诗可以看到,韩愈在与孟郊初交时尚未形成个人奇险的诗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