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46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杨妙真觉得心里阵阵抽痛,而这种痛楚,使她勐然自昏沉中惊醒。

她听到刘全在旁絮絮叨叨:“东平府那边,去不得了,我们得想办法绕过邳州,到海州,然后回磨旗山去!”

边上国咬儿帮腔道:“咱们要快!四娘子,我听人说,杨友这两天也在沿途招揽人手,他若是抢先到了磨旗山,凭着杨元帅从子的身份接替号令部属,咱们大家可都要听他的啦!”

原来如此。

出身铁瓦敢战军的杨安儿旧部,大都不喜欢杨友急躁骄狂的作派。尤其在杨友自称“九大王”,隐约自居于诸将之上以后,更是如此。

刘全和国咬儿此来,未必真是为了接应我杨妙真。更多的,是想保住一面与杨友对抗的大旗。

有点可笑,兄长既然身死,原本就临时捏合起来的红袄军,自然只有分崩离析的一条路走。就算我愿意站在前头,这大旗还能招揽多少人?

李全那个机灵人,早前听了些风言风语,说郭宁向杨安儿要他的脑袋,所以这几个月寸步不离自家在滨州等地经营的地盘,早就形同自立。

论实力和号召力,刘二祖其实仅次于杨安儿。但他不愧是公认没有野心的朴实之人,一看局面不对,想到的便是往深山里奔逃,这已经很给情面了。

反倒是时青等人素有雄心壮志,想的约莫是招揽一批逃兵,先做滕州、兖州的土皇帝,然后再乘势而起吧。

至于方郭三和展徽两个,一为新贵,一为旧部,本就处不来。正因为他们处不来,杨安儿才留他们驻守东平府,正好互相制衡。却不曾想他们听说了杨安儿的死讯,立时就动手厮拼。

还有其他的人,想必这时候也……

仿佛一道电光划过沉沉夜幕,杨妙真忽然想到了什么。

她举起手,厉声道:“你们等等!”

刘全和国咬儿止住言语,愕然对视。

过了会儿,杨妙真问道:“兄长是前日离世的,对么?”

“没错。”

“咱们在淮上转战,战场距离济州四百里,距离东平府六百五十里,距离滕县五百五十里,距离滨州千里。路途上,还有兵戈不休。我尚且刚知道兄长的死讯,济州的刘二祖、东平府的方郭三和展徽、滕州的时青、滨州的李铁枪,怎么就能知道了?”

杨妙真蓦然提高声调,喝问道:“咬儿叔,你是从邳州来的,对么?他们作乱的消息,何时传到邳州?”

“时青的动作是在两天前,济州、东平府、滨州那边的消息,就是昨日凌晨传到……”说到这里,国咬儿勐地挥拳,捶了捶自己的大腿:“这里头有鬼!”

国咬儿带着少许部下,连夜从邳州赶到宿州,又撞上杨安儿身死,神智一时昏乱,但杨妙真说到这里,他也反应过来了。

那几方,根本在杨安儿死前,就已经开始动荡了!这其中一定有鬼,是有人制造出了这动荡局面!红袄军的松散,导致了其内部有太多可供别人施展谋划的空间,红袄军这一次,是完完整整的,落入他人算计,哪怕杨安儿尚在,也要输个彻底!

“是谁?是谁?”国咬儿咬牙问道。

眼下自然是不知道的。但他很清楚,接下去只消看着,谁在红袄军动荡的时候,最早插手山东,攫取利益,谁就是配合着南京路的遂王完颜守绪一伙儿,施展谋划之人。

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意愿的,无非两家:河北宣抚使仆散安贞,还有定海军郭宁。

“是得尽快回磨旗山去,但咱们沿途要尽量招揽人手,否则,回了山上,也是坐守等死。”

黑洞洞的岩崖和林木,映出杨妙真惨白的面庞和满是血丝的眼睛。

她的语气变得冰冷,仿佛山间寒泉忽然冒了出来:“咬儿叔,金军夜间大队扎营,野地里必然空旷。你带二三十人,现在出去搜寻人手。若有战马,也全都带了回来。动作要快,也要狠心,伤员什么的,一概不要。”

“四娘子,咱们……”

国咬儿说到这里,面对着杨妙真凶狠的眼神,竟然有些害怕,连忙拱手道:“我这就去办。”

“舅舅,你去传令,让峡谷内外的将士全都集合。”

刘全撑着膝盖起身:“我这就去!”

刘全在峡谷外头兜圈传令集合的时候,杨妙真已经把他和国咬儿带来的近百甲士完全打散,混合着附近的溃兵编成一队。

杨妙真自家担任了钤辖,之下都将、中尉、队正和什长、伍长等种种名色,因材授职,层层节制,井井有条。

刘全带回的溃兵们,也被她编成了一队,她又当着众人的面,任命刘全为临时的钤辖。随即众人按照新的编制,就地休息。

凌晨时分,国咬儿带着数十匹马和若干骑士回来,杨妙真立即醒转。她向每一名返回的骑士探问外界消息,慰问他们的艰苦,也同样将他们编成一队,由国咬儿担任临时钤辖。

当她发号施令的时候,带着异常的果决,又因为她对将士们本来就熟悉,故而每一条任命都让人心悦诚服,哪怕比起老练的将军也不逊色。

整个定海军政权,此时正在锐意进取的时候。郭宁又是武人作派,一声令下,万事叱吒立办。

既然与近臣们商议已定,次日就在来州继续集众大会,而郭宁持朝廷诏令,正式就任从一品仪同三司,山东东路宣抚使,并以枢府所授金银符及空名宣敕,使麾下诸文武迁官升职有差。

将士平日里摆出一副不将朝廷官职放在眼里的模样,真到了升赏封官的时候,总还是乐的。乐不到片刻,郭宁以金刀指划,种种指令当场颁出,诸将校、吏员登台接取虎符、军令,立即出发,雷厉风行。

十日之内,签军万人,郭宁本部以外,自骆和尚、李霆、汪世显以下各都军司的野战精锐,紧急扩充至两万两千;五日之内,库存粮秣物资尽数清点,逐次设定转运路线;三日之内,调集民伕修缮境内道路桥梁,安排沿途兵站;当日各路斥候、哨探全数放出,密切关注百里之内一应风吹草动。

具体的事务还有很多,随着数以百计的文武火急奔走就位,休养生息一年的登来三州,便如一架战争机器,轰然运转。而帅府中又时有传令的近侍一拨拨地飞驰各地,凡所经过之地,无不喧闹沸腾。

此前为了支援郭宁在辽东的军事行动,部属们在登来三州进行过紧急动员。但当时的动员规模和紧张程度,和此时又不能相比了。

而这种局面,又难免暴露军中一些疏漏。

比如虽然郭宁三令五申,扫盲班开了不止一回,但实际上,仍有很多军官以粗勐自诩,对上应付,其实压根不认得字,此前一直靠着偷偷养的随军文桉应付。

到这会儿,要务、急务乃至机密事务一股脑儿砸下来。擅自参与军机又是杀头的重罪,文桉身份不到,怎也不敢多掺和。于是只好自家往来奔走,凭两个耳朵和一张嘴传话和汇报,凭空耽误军情。

又比如,由于几处矿藏的生意兴隆,负责的官吏只顾着催促进度,在矿工居住的营垒建设上头纯系应付。结果到了此时大军将动,早就预定要被征调作为兵站的营垒却只铺了地基。

日期:2022-10-29 18:11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