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求之不得。”
“这件事靠你们自己没门,得我给你们办。”
“那好啊,非常感谢。”
“这里有点说道,你听好了。工程部的刘经理是老板舅舅,我管刘经理叫姨夫。想干这个活不难,你也不用请喝酒啊唱歌的。这方面我不缺,天天有酒喝,从没断过顿。你需要每平米给我拿出五十元,必须是现金。有什么话尽可说,这房间东南面是墙,西面是会议室,北面是走廊。”
车宏轩皱起眉头说:“现在工程价格很低,拿出那么多恐怕就无利可图了。”
“不挤占企业利益,就连税钱都带给你。”
“这件事请允许我考虑一下。”
“这是我电话。”他在刘经理名片上写上自己联系电话,递给车宏轩,“你就不用在这里傻坐了,该忙啥忙啥去。”
车宏轩站起身说:“我们在这里有业务员,就是刚刚您见到的那位。”
“以前在这里见过他。原则确定后,具体业务可以让他办。”
“好的,等我们消息。”
“不送了。”
车宏轩起身和他握手,然后离开。
在回宾馆的路上,车宏轩把事情告诉于洋了,然后问:“我看这件事慎得慌,不行就作罢。”
于洋说:“这件事有变通渠道,把工程安装外包出去,把这笔钱带出去,有这么做的。”
“慎重慎重,一定要慎重。”
两人边聊边开车回宾馆。
下午四点多钟,于洋开车拉着车宏轩、刘斌和金伟来到甲方办公室。
这时候肖总已经在班上,他见于洋带来这么多人,笑了说:“这是要群殴啊!”
于洋笑了解释说:“他们还要去山东,”于洋顺便把车宏轩介绍给肖总,“除了我们这位老板外,我们几个都是搞业务的。”
于洋把肖总介绍给大家,又把一行人一一介绍给肖总。
姚总看上去虽然很年轻,但从眼角的鱼尾不难看出,他应该有五十岁以上。足有一米八十多的大个,稍胖,面容慈祥,总是给人一种微笑感。西装革履,派头十足。
这场酒局场面不小,连同刘斌金伟,加上甲方两位老总,在“*峰”吃。那是当时“三刀一斧”之中的一刀,什么石头鱼、帝王蟹、独头鲍,足足吃了三千多。
席间,车宏轩和黄总去卫生间。
车宏轩问:“黄总,吃完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没有?”
“有啊!”
“玩去,大长夜的,哪来那么多觉?”
“嗯------这样,饭后我们俩坐肖总车走。”
“好的。”
饭后,三人来到“天上人间”对面的一个“夜总会”唱歌。易拉罐啤酒五十块一桶,小费两百元打底,一个包房内最少有两名服务员负责点歌和其他服务,加上大堂经理,光这些没用的小费就得上千。
第二天,原本黄总说贾总回来,大家一起认识认识。但贾总没回来,黄总便电话通知车宏轩,晚上行动取消。
车宏轩说:“别呀,贾总没回来我们依然行动。”
“花费很高的,我看算了吧。”
“别别,你不喝我们哥几个也得喝,就算你们陪我了。”
“也可以,那就这样,我们晚上去吃火锅,饭局我们请,尽地主之谊。如果出去玩,我们不好进账,只好由你来花费。”
“没问题。”
第三天晚上,贾总回来,去吃煎肉,晚上唱歌。
第四天早上,几人开车去山东。
刘斌坐在车上没事干,嗨了一声说:“做老板的跟我们就是不一样,吃了三次饭,花了两万多,工程上事一句没谈,简直是天方夜谭!”
没人理会他,他也就只好闭上眼睛眯起觉来。
这以后,车宏轩也许两个月来一次北京,也许三个月,虽然没有谈及工程,但却把关系保持住了。
几人先去德州见了甲方,甲方同意金伟发个样窗来,把推拉窗改成平开窗。双方谈得非常融洽,工程达成合作意向。
离开德州他们又驱车去济南、淄博、青岛、烟台、威海,回来又在唐山见个中间人,历时二十几天,花费一万多。对于这些项目,车宏轩自己非常清楚,鞭长莫及,不可能把战线拉的这么长。不管是通过中间人谈的项目还是直接找到甲方谈的项目,他都毫不客气地判了死刑,不进行投入。
哥几个吃是吃玩是玩,虽然潇潇洒洒,但却没在“甲方”身上花一分钱,权当和几位销售大员培养感情了。
与春同行六十年
第一百一十五章
英雄辈出(一)
一九九七年是车宏轩永远记得住的一年,这一年北京的几项工程陆续签约,使他的企业得以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七月份,北京李总带队来参观考察,回去后立即签约。按照合同规定,车宏轩给安装一栋别墅。安装后,另外几家到工地参观,都对产品比较满意,促使其他项目也很快签约。
由于一下上来这么多平开窗产量,车宏轩不得不亲自到李达元那里落实供货。李达元表现得非常义气,告诉车宏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定确保工程需要。
连同本地工程,车宏轩每年产值都在一千万至两千万之间。由于人手配备整齐,他并没有感觉特别累。
七月末,刘斌跟车宏轩打招呼,跟单位办了两不找,出去下海经商。
这时候刘斌三十四岁,他一九八四年建筑大学毕业,分配到铝窗公司,在职读的研究生,并且在一九八八年拿到了注册建筑师。
认识人都知道,刘斌不仅才华横溢,还长得一表人才,将近一米八十的大个,一百八十多斤的体重,挺着军人般的胸脯,面部白皙,戴副金边浅茶色近视镜,镜片后边是一双双眼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动人,总是挎着一个单肩棕色真皮休闲包------这一切,都透出一股强烈的风华正茂气息和中年科技工作者的美好形象。
刘斌具有天赋的讲演表达能力,讲话从容不迫,从不间断,不过,这就难免出口不慎,对后果考虑不周,甚至有人说他“撒谎不眨眼,顺嘴胡咧咧”。多年的商场打拼,使得他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望却巫山不是云”之感,不愿久居人下,“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匣内待时飞”,锥处囊中,图谋外露,这使得他很难被驾驭,没人管得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商品经济大潮席卷中国,荡涤着封闭落后的陈腐陋习,这也难免冲击了知识分子扎堆的设计院。刘斌有个同学在那里当领导,鼓励刘斌自己开个设计院。刘斌当然不甘寂寞,先是跟着别人背着单位小打小闹
地搞点业余设计,弄点灰色收入,后来,一九九二年下海经商成为潮流,头脑灵活的他便毅然决定下海创业当老板。
一九九七年七月份,刘斌疏通关系,跟单位办了个“两不找”(留职停薪),自己挑大梁成立个设计所。靠着设计院同学的支持,同行们的疏通,还有自己的老关系,生意不错。那时候竟然出现奇怪现象,设计院忙的不亦乐乎,他这里倒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究其原因是建筑业大发展所致。
日期:2022-09-11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