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七章 皇帝图密善(81年9月14日—96年9月18日在位) 和平协定

热门小说推荐

现代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都是起源于罗马军团基地的城市。从维也纳向东缓缓流向布达佩斯的多瑙河在布达佩斯转而向正南流向贝尔格莱德,在那里又继续向东以曲线的形状注入黑海。如果不是以和时代没有关系的地理学的观点,而是以和时代有密切关系的地缘政治学观点来看的话,对于罗马人来说从发源地到维也纳为止的流域为多瑙河的上游,从维也纳到贝尔格莱德是中游,从贝尔格莱德到黑海是下游。公元1世纪末的皇帝图密善以东西方向为根据,也就是从多瑙河的上游到下游将之前的两个行省改为了四个行省。将潘诺尼亚行省分成了“近潘诺尼亚”和“远潘诺尼亚”,将默西亚行省分为了“近默西亚”和“远默西亚”。很明显,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强化防御体制。

罗马帝国的存续就在于保住从多瑙河的中游到下游的这条防线,罗马人认识到这个问题是到了公元1世纪末的时候。至于多瑙河的上游地带,因为修建了联结莱茵河沿岸的波恩和多瑙河沿岸的雷根斯堡的日耳曼长城而实现了军事国界化,即所谓的“铁壁化”,所以是已经解决的问题。

但是尽管罗马人遵循始于恺撒、由提比略巩固的政策,完善了防御体制,但他们认为国界并不是内外隔绝的,还要允许彼此之间的交流,应该说他们甚至鼓励人和物的交流。因为即使是居住在防线外部的部族,如果通过向他们提供兵员和物产交易机会从而可以建立与罗马的友好关系的话,那么即便称不上友军,至少也不再是敌人了。罗马就这样一直坚持与国界外的一些部族保持友好关系的政策,也就是“分化统治”的政策。

因此,居住在国界外的部族并不是威胁,这些部族团结起来才是威胁。达契亚人成为威胁就是因为族长自称为王,成功团结了周边的弱小部族。

达契亚人的势头在能力出众的领袖德凯巴鲁斯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了。德凯巴鲁斯不仅希望统一自己部族所在的多瑙河下游,还怀有合并中游的马科曼尼、库瓦迪和雅兹盖斯等部族,在多瑙河北岸建立一个大王国的野心。马科曼尼、库瓦迪和雅兹盖斯都是通过兵员援助和物产交易与罗马建立了友好关系的部族,居住在维也纳西面到贝尔格莱德为止的多瑙河北岸一带,属于日耳曼人部族。

这三个部族分别展开了反对罗马的行动,他们并不是在罗马大败给达契亚之后行动的,而是在罗马大胜雪耻之后,可能是他们觉得同样居住在多瑙河北岸的达契亚人的压力减弱了。不管怎样,在多瑙河下游大胜达契亚人的罗马这次又将面对多瑙河中游的新敌人。

皇帝图密善认为同时与中游和下游的多个敌人为敌的话,罗马一方将陷入不利境地。实际上,他最初尝试的多线作战也以失败告终。达契亚的国王德凯巴鲁斯也在寻找挽回大败之后的颓势的机会,双方的利害在此达成了一致。与达契亚缔结和平协定后,罗马可以专心对付中游三部族的反抗,可以说迫使大国罗马不得不选择外交手段的达契亚提高了自己在多瑙河北岸全域的声势。

行省重组后的多瑙河军团配置

罗马和达契亚缔结和平协定的确切时间由于图密善在死后被处以“记录抹杀刑”而无从查考,不过我认为应该在公元94年前后。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罗马军在多瑙河中游的反击变得积极主动起来。总之,图密善以友好国君主的待遇迎接了代替国王访问罗马的王子。

和平协定的内容也因“记录抹杀刑”而不甚明了,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在罗马败给达契亚时被达契亚俘虏的罗马士兵全部被送还,罗马按人头每年向达契亚支付2阿斯的铜币。

不知道俘虏确切有多少人,并且每人每年2阿斯的赎金是永久的还是规定了年限的,也无从查证。

也许在图密善看来,既然攻入达契亚根据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也只有用金钱赎买的方式才能救出被困在根据地的罗马士兵了。另外,2阿斯相当于在公共浴场洗浴4次的钱,如果是在市场购买小麦粉的话只能买500克,这只相当于士兵年薪的1/450。也许图密善认为如果只需付出此等程度的代价就可以解除对多瑙河下游的担忧的话,确实比较划算。

但是,这件事招致了罗马人的非难。罗马人可以忍受一个军团6000名士兵全军覆没,但若是用金钱来买和平,即使只是出一个象征性的数目,也可以让他们寝食难安,这种感觉就好像失败者向胜利者支付年贡一样。和平是否是用任何代价都值得交换的?即使到了帝政的中期阶段,罗马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仅就缔结协定后的数年来看,牺牲自尊心换来的和平发挥的效果还是很大的。达契亚国王一直遵守着协定,罗马军也进攻到了多瑙河北岸,对长期处于友好关系却趁机入侵罗马领土的三个部族施以了彻底的打击。

其间,图密善经常视察前线,努力巩固军团基地。配置在多瑙河南岸的军团基地被改建成一座石质建筑林立的城市也是在这个时期。与处于和平关系的达契亚人的居住地相接的多瑙河下游南岸也实现了基地的城市化,也就是完善化。罗马人对于缔结了和平协定的对手也不会放松警惕,这不仅不是一种矛盾,更应说是理所当然的。这与他们在处于友好关系的帕提亚和亚美尼亚的国界上部署军团的道理是一样的。

那么,图密善明知会招致元老院和公民的非难,却毅然和达契亚人缔结和平协定的做法,从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身份来看到底是不是正确的选择呢?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