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年9月18日,皇帝图密善被暗杀。他一共在位15年零5天,再过一个月就将迎来自己的45岁生日。
这次暗杀并不是元老院内反图密善一派的元老制造的。
也没有听说过像尼禄皇帝末期由行省总督温德克斯发动的弹劾皇帝的行动。
军团对皇帝的忠诚度很高,导致尼禄倒台的导火线——军团兵将自己的司令官推举为皇帝的事件虽然在7年前的美因茨曾经发生过一次,但之后再没有过类似事件发生。
安全和粮食都有保障,时而举行的夜间竞赛也向市民们提供了充分的娱乐活动,所以一般市民没有什么不满。图密善利用“Delator”打压元老院的行为在罗马平民看来就和现代的我们旁观政治家们的权力斗争一样,不过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权力斗争,所以这没有成为对皇帝心生不满的理由。
总之,元老院、公民、军团、行省都没有参与暗杀图密善的行动。那么,到底是谁如此大胆地策划并实施了杀害现任皇帝的行动呢?
还在当皇子的时候,图密善就曾经说过,他爱上了和自己同岁(也可能比自己大一点儿)的尼禄时代的名将科尔布罗的女儿多米提娅,并成功迎娶了这个已为人妻的女人。面容娇美、气质高贵的多米提娅在失去妻子的韦斯帕芗统治期间、放弃了对犹太公主的爱情之后终身未娶的提图斯统治期间以及之后在30岁继承帝位的图密善统治期间,一直是罗马宫廷首屈一指的女人。当时肯定找不到比她更适合做第一夫人的完美女性了。她既不倚仗权力作威作福,也不刻意装扮成庶民风格,行为举止非常自然,是一个大方得体的完美女人,无愧于图密善赠予她的“皇后”尊称。图密善也从心里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他们的儿子夭折了,但这并没有给两人的爱情蒙上阴影。
最初的“阴影”是在图密善成为皇帝三年后出现的。当时的图密善为了修建日耳曼长城,经常去莱茵河前线,与加利蒂人交战时也经常不在罗马。当他时隔很久回到罗马时,听到了皇后与他人有染的谣言,据说对方是悲剧演员帕里斯。32岁的图密善没有深入调查就轻信了这个谣言。帕里斯被处死,皇后也被废黜后离开了皇宫。史学家们记载的“吃完晚饭后到睡觉之前的时间,图密善最喜欢自己一个人散步”的习惯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养成的。也有史学家认为自从提比略去世后,卡普里岛上的别墅无人问津,唯独图密善曾经在那里居住过,其真伪很难确定。不过,自那以后,孤独确实一直伴随着这位年轻的皇帝。此外还有一人也不得不沉寂在孤独之中。
多米提娅
尤利娅
仅在位两年便去世的提图斯有一个女儿,名字叫作尤利娅·弗拉维娅,相当于图密善的侄女。尤利娅丧父后回到了娘家。那时母亲也去世了,所以她搬到叔叔图密善的皇宫居住。
尤利娅当时年近20岁,无论容貌、性格还是教养都和皇后多米提娅正好相反。她给人的印象是貌不惊人,有些多愁善感,为人低调。
不知从何时起,这两人的关系从叔叔和侄女变成了男女关系。住在皇宫里本来不可能逃过侍者们的眼睛,但二人的关系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但是,图密善不认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不知经过怎样的方式,他没到一年就又将皇后召回了皇宫。多米提娅重新坐上了宫廷女主人的位置,尤利娅也继续住在皇宫里。如果她想再婚的话随时都可以,她却没有这么做。
尤利娅的突然死亡让这种同居状态广为人知,侍者们都传言,是图密善在她怀孕后强迫其堕胎而致其死亡。
既然多米提娅能够带着愤怒和屈辱忍受丈夫的这段恋情,那么竞争对手的死应该可以让问题得到解决。尤利娅·弗拉维娅的惨死是公元88年前后的事情,距图密善被暗杀的公元96年有8年时间。在这8年间,图密善除了妻子之外没有任何女人。
然而,人的心里总是包含着难以理解的成分。在竞争对手活着的时候是两个女人之间的问题,一方死后,竞争对手就不是活着的女人,而是变成残留在男人记忆中的女人了。对于教养良好、性格要强、举止高雅的女人来说,没有比活在男人心中的竞争对手更难以对付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女人胸中迸发出的憎恨就会指向心中还留有情敌影子的男人。并且,尤利娅死后,本来很内向的图密善逐渐敞开了心怀,经常一个人去别墅度假。这不禁让多米提娅怀疑他在阿尔巴的山庄和奇尔切奥的海边到底在想什么。
在这种男人身边的女人想必有一种苦恼和憎恶交织在一起的感觉,不过这只是她本人的想法罢了,证据过于薄弱,不足以说服周围的人忠诚地为她做事。到了尤利娅死后7年的公元95年,发生了一件让周围的人同仇敌忾的事情。不同的是,占据皇后心中的是苦恼和憎恶,亲戚和周围的人感到的更多是恐怖。
皇帝韦斯帕芗有提图斯和图密善两个儿子,此外还有一个女儿,这三人似乎是姐弟关系。不太清楚姐姐弗拉维娅的结婚对象是谁,不过她和丈夫之间有一个和自己同名的女儿。结婚对象不明是因为她的结婚时间是在父亲韦斯帕芗当上皇帝以前,还是负责防卫帝国全境的20名将军之一的时候。韦斯帕芗的孙女将要结婚的时候,韦斯帕芗已经是皇帝了,所以选择结婚对象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这个弗拉维娅嫁给了韦斯帕芗的哥哥——也就是在内乱时期被杀害的萨比努斯——的孙子克雷蒙斯。值得一提的是,惨死的尤利娅也和克雷蒙斯的哥哥结婚了,所以相当于同族结婚。这肯定是皇帝韦斯帕芗想让弗拉维一家继承帝位想出的对策。
弗拉维娅相当于图密善的侄女,这个女人和丈夫克雷蒙斯生了两个儿子。提图斯没有儿子,图密善的儿子也夭折了,所以图密善继承帝位后,决定将侄女的这两个儿子定为皇位继承人,收为了养子,并让他们改名韦斯帕芗和图密善,让曾经为帝国领导层预备军编写过“教育课程”的昆体良负责教育这两个孩子。
但是,两个年轻的皇位继承者的生身父母克雷蒙斯和弗拉维娅当时一起皈依了罗马诸多宗教中的一个,尽管罗马的宗教政策非常宽容,但问题还是发生了。初期的基督教人士声称这个宗教是基督教,但真实情况无法查证。总之,这个宗教不是罗马帝国的国家宗教——希腊、罗马的多神教,而是从东方传来的一神教。
皇帝图密善曾效仿开国皇帝奥古斯都举行“百年节”,并打算通过振兴罗马自古以来的宗教从而将帝国统合到一起。在他看来,这件事无异于晴天霹雳。虽然罗马承认信仰自由,但下任皇帝人选的父母选择了异教而不是罗马自古以来的众神,这已经不是信教自由的问题了,绝不能坐视不管。
公元95年入秋时,克雷蒙斯和弗拉维娅夫妇遭到了指控,不用说这是“Delator”们积极搜查证据的结果。经过正式的审判,克雷蒙斯被判处死刑,妻子弗拉维娅被流放,流放地为罗马时代被称为“潘达特里亚”的小岛文托特内岛。这个小岛是开国皇帝流放放荡女儿尤利娅的地方,也是第二代皇帝提比略流放策划反对自己的阴谋的妻子大阿格里皮娜的地方。它位于奇尔切奥东南50公里的海上,并不是一个荒芜的孤岛。成为皇族的流放地之后,岛上修建了蓄水池和养鱼用的大型鱼池等设施,所以生活上没有任何不方便,这种待遇相当于对危险分子的隔离。
但是,皇帝的亲戚克雷蒙斯被处以了死刑。因为弗拉维一族是新兴阶级,还不能适应同族中有人被处死,并且杀人者和被杀者都是同族成员。恐怕当时弗拉维一族全体成员都陷入了恐惧之中,如果这种恐惧和皇后的憎恨交织在一起……恐怖行为如果是身边亲近的人策划,成功率也会提高。
图密善在卧室熟睡时,皇后多米提娅手下的解放奴隶袭击了他,名字叫作斯提法努斯。不过皇帝当时45岁左右,体格强健,所以肯定不是斯特法努斯一人所为,应该还有同党,但是不太清楚这些人的名字和人数。暗杀者们闯入卧室之后马上从里边把门锁上了。
不知道在紧闭的门内打斗持续了多久,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数百名皇宫侍者和警卫被人阻止了,无法进入事发现场。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被一群人打个措手不及,图密善力尽身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事成之后的处理也很快。此时赶到现场的警卫将全部暗杀者当场杀死,随后马上恭迎与皇帝图密善一起担任过执政官的元老院元老涅尔瓦登基。
被告知图密善死讯的元老院元老想必认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他们马上召开会议,当场确定了所有对策。图密善生前在近卫军团和边境军团中都很有威望,所以必须加快节奏。
不知道是出于谁的主意,被指定为继承人的涅尔瓦马上得到了皇帝的所有权力。正式继承罗马皇位必须有元老院的承认,于是元老院迅速承认了涅尔瓦的皇帝之位,并且,还通过了将死去的皇帝图密善处以“记录抹杀刑”的决议。确定这项处罚的真正原因应该是为了牵制近卫军团和边境军团。暗杀现任皇帝的主谋是谁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被提起。
既然与皇帝尼禄一样被处以“记录抹杀刑”,死去的图密善就不能被葬到奥古斯都陵中。他的奶妈偷偷将图密善的尸体领来火化了。这名女奴隶在图密善小的时候代替生母抚养他,之后也一直留在他身边伺候。图密善曾经修建弗拉维神殿,以供奉死去后被神格化的父亲韦斯帕芗,奶妈也将他葬在了这里。不可思议的是,她是将图密善的骨灰和事先葬在这里的尤利娅的骨灰混在一起埋葬的。图密善由于被处以“记录抹杀刑”,甚至连墓碑都无法修建,却可以和尤利娅在九泉之下长相厮守了。
至此,继尤里乌斯—克劳狄乌斯王朝之后的第二个世袭皇族——弗拉维王朝——在经历27年统治后也结束了。从韦斯帕芗的登基到图密善的死为止的27年,共经历了3位皇帝。现代的很多史学家一致认为,弗拉维王朝皇帝们的最大功绩是缓解罗马帝国的危机,让帝国重新步入了正轨,并且通过实施修建日耳曼长城等多项政策,恢复了帝国的活力,奠定了让罗马帝国取得进一步繁荣的基础。不过这个评价不是着眼于人性的弱点,而是这些人为国家(Res publica)做了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