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瓶梅》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明代社会经济运行中“同心圆”的存在。这个“同心圆”,以南京、无锡、苏州至杭嘉湖的江南地区为中心,渐次扩展至长江流域,然后是两淮流域,并波及到山东至河北的北方地区。而《金瓶梅》中的临清,实为江南经济向北方辐射的襟喉要津。当然,这个“同心圆”的辐射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从文化和时尚来说,南方同样具有主导作用。永乐后,政治中心迁往北京,南京成为陪都。但至明代晚期,南京的人口大约是一百万,而北京仍只有六十万,且北京城中流行的官话仍然是南京话。由此可见,南京仍然享有文化、经济中心的特殊地位。在《金瓶梅》中,文化上的“南京崇拜”十分明显。
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在勾画1400——1800年间的世界经济地图时,看到了另外一个“同心圆”。它是以中国长江流域或中国南方作为最核心的一圈——中心位于苏淞地区的太仓(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一带,然后辐射至东亚朝鲜半岛和日本、中亚以及东南亚的更为广袤的地区。它的外围,甚至扩散到欧洲和南美洲。
很显然,弗兰克的这个“同心圆”,与我们在《金瓶梅》中看到的“同心圆”,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区别仅仅在于:金瓶梅所反映的,是以运河经济为依托的国内经济贸易,作者的视野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弗兰克则着眼于以海洋为贸易通道的全球经济运行,他看到了《金瓶梅》的作者所没有看到的部分。元代大运河的开通,使得明朝的统治者可以更多地依赖内河大动脉,源源不断地将南方的物产(特别是稻米和纺织品)运往北方,而用不着经由成本高昂且常有海盗攻击的海上运输线。弗兰克也认为,明代统治者在所谓海上航运和运河航运(南方海上利益集团与北方大陆利益集团)的政治、经济冲突中,明显地偏重于后者。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军事方面的考虑——中国历朝历代,受到匈奴、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压力,远远高于东南沿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