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对女人的道德束缚明显要比男人多,对她们的道德要求也要高些,而相应地对女人的道德评判也相当严厉。尽管女人被明令正典地排斥于政治之外,但政治道德的批判却未能放过她们,“女祸误国”成为男人世界政治失败的一个惯常的解释与开脱。
当女人并没涉足政治,而只是作为男人的玩物时尚且有如此严厉的指责,可以想象,如果女人进入政治体系并开始发号施令之后,社会对她们的道德评判又将是如何呢?
我们前边说过,传统政治道德,一向以宦官、外戚及女主干政为非,为大逆不道。《尚书》言:“牝鸡无辰,牝鸡司辰,惟家之索。”而《周礼》则规定妇人不予外事。这种观念,千百年来,已经渗入人们的骨髓之中,上至王侯公卿,下至贩夫走卒,都坚定不移地认为天经地义是男主外,女主内。老百姓打破这一原则会被人笑话看不起,诗礼之家绅士之家如果有女人出外谋事则被视为丢脸,从此在人前抬不起头,实际上如果不加以处置,则会由此危及家庭的地位与身份。如果皇权被女人所觊觎甚至占据,那么等于对整个男人世界的侮辱与无视。
中国传统政治在统治手法上有类似女性的阴柔特点,但整个体系却显出强烈而外向的男性色彩。
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满清王朝。尽管曾很有自信地在汉族中推行剃发易服,既想用自己的风俗文化改造汉族文化,也曾努力坚持满语与骑射,以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但曾几何时就被优势的汉文化所吞没,在遵行儒家礼仪制度方面和在恪守理学原则方面,他们甚至比汉人政权还要严格,以便从潜意识深处刷洗自身胡夷的印迹。旗人的礼数大,成为晚清社会的一大景观。因此,在防范出现女主方面,有更为严格的制度保证。当嗣君尚幼,老皇帝即逝的情况下,宁愿冒被他姓旁人篡位的危险,也不许太后临朝称制,而是任命辅政大臣(或襄赞政务大臣)代行君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