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问题,有多少朋友曾与之狭路相逢?它在我襁褓时期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差点儿抢了我的牛奶。直到3岁我才有了正式的北京户口,要不然还真不能说自己是“北京妞儿”呢。一位哲人曾说:“所有进步的社会运动,都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户口就是身份啊,至少在某个时期是这样。它不仅仅是一份籍贯的标志,还是居住的许可证,还是你能有多少吃穿用的领取卡。没有它你寸步难行,甚至无法生存。
在漫长的岁月里,从“身份”到“契约”的进程起起伏伏,直到今天离修成正果还有相当的距离。至少在北京,户口依然身价“高贵”,购车、购房、找好工作、孩子上学,哪一样不得要它?
几十年前的那场知识青年运动是和户口捆绑在一起的。知青下乡户口也随之转下去,“身份”就变了。这和今天的“城市化”是完全逆着来的。后来知青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城,户口始终是一个拦路虎。其间发生了许许多多关于户口的“故事”,为了它,人们耗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慨的事啊!
爸爸的户口转到北京历经九曲十八弯,妈妈的户口的回京路也充满了艰辛和困难。在他俩的爱情和早期的婚姻生活里,都投射着户口或浓或淡的阴影。
让我们来看看他俩这段时期的故事。
爸爸妈妈从小都是计委大院的孩子,十几年中,两家在大院里各栋楼间来来去去搬了好几次家,却并无交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他们终于成了对门好邻居。两家都在一楼,不仅门对门,而且阳台对阳台、窗户对窗户、花园对花园。爸爸后来总笑谈,他和妈妈是真正意义上的“门当户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