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并度过3岁前时光的计委大院,是1953年修建的。当时正处于中苏“蜜月期”,国家学习苏联搞计划经济,成立了国家计委。这个新机构是建在北京郊外一大片荒凉的乱葬岗上的。
听说,一开始,大院内外都很荒凉,野草丛生,院四周还拦着铁丝网。哨兵站岗的小岗楼如同一座小塔般矗立在这片荒郊野外,打眼儿望去煞是威武。从城里坐上铃儿叮当响的古老版公交车,由阜成门的门洞儿出来,两边都是农田,车子颠簸好一阵才能到大院这里。到了爸爸妈妈上学读书的年纪,这里已经渐渐热闹繁华起来,商店、邮局、学校、理发店、洗澡堂应有尽有,充溢着生活化的气息。那时候铁丝网早就撤了,但院里院外还有一些乡野味道。大大小小五彩斑斓的蝴蝶、大眼睛的蜻蜓、绿油油的蚱蜢、多脚蜈蚣、好玩的天牛儿、挥着大砍刀的螳螂、方头方脑的蝈蝈、小巧的蜜蜂、细腰的大黄蜂、肥胖的牛蜂,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怪虫虫,随处可见,应有尽有。夏天一场急雨过后,青石板路面上有细细的泉水横流,两边的泥土发出芳香的气味,许多蚯蚓钻来钻去。男孩子冲到水洼里蹚水、嬉戏;女孩子们便蹲在路边,嘻嘻哈哈地抓蚯蚓,好让家里的鸡饱食一顿饕餮大餐。我小时候,计委大院一直保留着这少许的原野气息。
“文革”之前,计委大院这边还有点儿近郊区的意味。听说爸爸妈妈上中学时,有些城里的同学到这里来玩,进入大院后忍不住惊呼“北京怎么有这样一个地方啊?”——而让他们如此诧异的,绝对不是“百草园”浓浓的乡野味儿,而是只有三层高的楼房。因为那时整个北京城,不管是城里还是城外,基本都是平房一统天下;特别是城里,一座座平房围成的四合院、一条条的胡同,构成了名扬海外的京味儿精髓。那时候楼房很罕见,对于那些城里来的同学来说,几十座小灰楼构成的大院,其震撼力……大约仅比肯塔基乡村的老美第一次跑进故宫时的心理波动要稍微小一点儿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