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的日子里,另两个不能不说的人物就是吴宓和陈寅恪。
陈寅恪乃江西修水(义宁)人,1890年7月3日(清光绪十六年农历五月十七)生于湖南长沙。祖父陈宝箴,曾为戊戌变法时期的湖南巡抚。父三立,字伯严,又号散原,清末著名诗人,“四大公子”之一,与谭嗣同、陶宝廉、吴保初齐名,有《散原精舍诗》行世,曾是“新江西派”的首领。
1902年起,12岁的陈寅恪便随兄东渡日本留学。两年后,又考取留日官费。1907年,在家养病的陈寅恪插班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09年毕业,秋赴欧洲留学,读于德国柏林大学,并先后游挪威、瑞士等国,在瑞士时,曾入苏黎世大学研读。1912年秋,自瑞士回国,居上海。1913年春,再赴欧入巴黎大学。是年秋,江西省教育司电召他回江西阅留德考生考卷,连阅考卷3年,故一直在国内留居,5年后再出国。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未完全结束,赴欧不成,改赴美国入哈佛大学,随兰曼(lanman)学习梵文、巴利文两年。
在这个时候,吴宓与陈寅恪方得相识。吴宓曾在日记里这样描述他和陈寅恪相识的经过:“始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国最博学之人。进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之同于吾言。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吴宓先生这样崇敬陈寅恪绝非奉承之词,请看下面一段话,我们便会对陈寅恪的学术造诣可窥一二:在三四十年代,中国的学术界(特别是文史学界),有所谓“土产学者”和“出洋学者”之争,前者说后者不了解中国自己的传统,处处隔靴搔痒,后者则批评前者方法陈旧,工具不够。但是这两类学者对于陈寅恪先生,却是几乎一致地推崇,因为陈先生一方面对于旧学有家传的渊源,而且下过深湛的工夫,深深地了解中国学术的传统精神;另一方面,对西洋新观点、科学方法及工具,陈先生同样有很深的造诣。单以语言为例,他通晓的总有二三十种之多,英、法、德、俄、日等国文字自不必说,蒙古文、满文、阿拉伯文、印度梵文、巴利文、突厥文、波斯文、暹罗文、希腊文、匈牙利文、土耳其文以及许多中亚细亚现存的或已经消亡的文字,他都通晓。这些语言帮助他解决别人所未能解决的问题,发现别人所未能发现的历史真相。在国学方面,那时一般读书人能背诵“四书”“五经”就可以了,而陈先生却能背诵“十三经”,而且对每字必求正解……“盖世奇才”、“最好的教授”、“教授之教授”、“太老师”……这是校内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陈寅恪的尊誉。他来清华后,即为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