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国宝东归。文物避寇,三路西迁,几经转徙,幸免劫燹,最后分别迁定于四川的巴县、乐山、峨眉。文物回归,三处集中,会于重庆,历时一年。于1947年5月始,首批文物,从重庆启运东归,水陆兼行,合计10批;12月8日,末批南迁国宝,运抵南京入库。
三地合一。巴县、乐山、峨眉三处文物东归,不求迅急,只计安全,首先汇集重庆。集中的次序,首巴县,次峨眉,次乐山。集中仓库的分配,在重庆向家坡,房屋依山势建筑,按上、中、下三层,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仓库,由前巴县办事处保管;乙组仓库,由前乐山办事处保管;丙组仓库,由前峨眉办事处保管。仓库修缮告竣,集中工作,立即开始。遇到的困难是如何汇集——水路运输,洪水期,时间短,轮船小,容量低,按五个月期限难以做到;常水期,仅通木船,危险性大。铁路运输,来回转拨,费时费力,容易破损。汽车运输,较为方便。于是决定,先将巴县、乐山、峨眉三处文物用汽车运集于重庆,然后以登陆艇载运,随大江顺流东归南京。
巴县文物,1947年1月21日启运,共80箱,行20公里,经时八天,运到重庆。三个月后,峨眉文物,于5月15日,先以一辆轻车编特号前发,沿途实地履勘;履勘所得,且经一月商讨,始定车运全程为由峨眉,循乐西(西昌)公路,径达乐山,转由乐内(内江)、成(成都)渝(重庆)两公路而直抵重庆。雇用商车,又加公车,分21批,9447箱,运达重庆。又后,乐山文物则在峨眉文物集中结束之日启运,而乐山、安谷间,犹须赖水运。故运输全程,因客观条件所限,自成为两阶段:安谷—乐山之间,水程转驳;乐山—重庆之间,陆程车运。乐山库存文物移运程序,先许祠,次土主祠,终以武庙。许祠与土主祠,距乐西公路一华里许,田埂狭隘,难以通车,遂于公路旁设临时站,以备装载。装成之车,次第集于新南门外县立图书馆门前广场,结队待发。文物转驳,分两期进行。初期自1946年9月10日到30日,中间因下雨停工五日,计转驳16天。当时以陆程车辆稀少,转运不及衔接,致临时转运站仓库存箱塞满,而暂停水程转驳。次期,自同年11月22日到29日,中间因雨停工三日,计转驳五日。所有迁储安谷乡六库文物,分33批,7286箱,最后运达重庆。巴县、乐山、峨眉三处所藏文物统计,据欧阳达道《故宫文物避寇记》,因其间略有变化,故数字少有差异,只供参考。巴县、乐山、峨眉三地文物,都已集中重庆,再向南京集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